合肥徽园拆围后五一29万人次打卡 安徽全省接待游客增长4%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4-05-06 15:18:51

记者5月5日从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五一”假日期间,安徽全省接待游客49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3.8%,相较2019年分别增长36.2%、55%,均创历史新高。

假日期间,全省精心组织“春游江淮 乐享五一”文旅消费周活动,推出精品景区、夜游街区、研学体验、驾游风景道、皖美好味道等“十类乐享场景”4600余项活动,各地文旅市场活力十足、繁荣火热。

新供给提升大黄山新热度。黄山、池州、安庆、宣城四市突出休闲度假康养,推出系列新产品新业态,带动旅游活跃度快速提升。90家4A级以上景区合计接待游客220.4万人次,门票收入9833.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2%、10.1%,龙头带动作用明显。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12.9万人次,同比增长9.7%。宏村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同比增长3.9%,跻身全国游客规模前三的乡村旅游历史文化类目的地。

大活动催生合肥大流量。记者从合肥市文旅局获悉,骆岗公园举办DXYG-VAC大型电音节邀请了多位国际顶级DJ,通过打造“超级平台+超级电音节”IP,吸引年轻游客。截至5月5日22点,“五一”期间,骆岗公园累计入园人数为101.4万。合肥融创乐园举办流星音乐嘉年华,璀璨流星雨、花火音乐节,超6万人次前来观赏。百花音乐节在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开展,现场乐队演出、小丑气球派对、魔术表演、春风市集(茶饮)、萌宠嘉年华等精彩不断,4.4万游客齐聚滨湖国家森林公园,释放春日热辣滚烫。

红绿交融助力大别山出彩。红色旅游热度攀升,金寨红军广场接待游客3.9万人次,大湾村接待游客2.5万人次。安庆邓稼先故居、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等地研学游人气旺盛,游客在游览中传承红色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皖北文旅融合掀起热潮。皖北成立文化和旅游联盟,各地加大城市休闲游、城郊乡村游、文化研学游等产品供给。淮南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吸睛无数,掀起探寻楚文化热潮。寿县古城“楚风国潮音乐节”“千人豆腐宴”“五四青年节主题文化活动”闪亮登场,接待游客45.6万人次,同比增长4.7倍。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接待游客3.4万人次,同比增长53.4%。

新消费需求加速释放。新消费群体加速崛起,23岁至45岁的年轻游客占比30.3%,“她旅游”效应进一步显现,女性游客占比45.6%,分别提升2.3个、4.6个百分点。小定制团、家庭亲子团、社团自驾团等活跃度显著提升,推动文旅消费走高走热,皖南川藏线、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持续火爆。

城郊露营、乡村民宿小院过节成新宠。重点观测的100家“皖美民宿”共接待游客3.1万人次,同比增长11.4%。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519.2万人次,旅游收入10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6%。“文博+旅游”“文艺+旅游”等组合擦出新火花,全省博物馆推出各类展览300多个,“百场黄梅唱响百家景区”活动精彩纷呈。

值得关注的是,合肥4A景区徽园拆除围墙,打造开放式景区、无界生态园区,成为市民的绿色会客厅。园内汇聚徽风皖韵、安徽美食、非遗文化、戏曲展演等场景,开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全方位沉浸式游玩体验。假日期间共接待29万人次,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

假日期间,全省文旅系统创新实施“人人都是迎客松”安徽文旅志愿服务活动,超过3.3万名志愿者在核心景点、游客中心、交通道口等重要节点,开展讲解、咨询、引导等志愿服务,“宠客”模式赢得众多游客、网友评论点赞。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郑茹)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