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钥匙、磨刀剪、换拉链、修鞋子、修自行车……看似不起眼,但已经成为居民的“刚需”。5月8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合肥经开区获悉,该区针对“小修小补”摊点户外作业困难及管理难题进行调研走访,规范设置便民服务点,既便于城市管理,又为市民提供了便利服务。
5月7日下午,在合肥海恒街,海恒社区福禄园居委会书记范玉霞和该区应急城管局海恒中队执法人员一起,帮几位年纪偏大的摊主搬家。在合肥海恒菜市场边的水泥地上,该社区统一安装了一排柜台,挂起临时便民服务点的字牌。“以前没有固定的位置,我的手推车推到哪算哪。没想到社区和城管部门让我进了规范点,还给我送来了帐篷,心里挺暖和。”摊主老贺说道。
合肥海恒社区委负责人表示,之前,这些 “小修小补”摊点在海恒街附近“打游击”,海恒街只有两条车道,虽然这些摊点方便了居民,但是也确实给道路通行“添堵”。社区和城管部门以办好力所能及的“小事”切入,促进解决“小修小补”摊点规范经营问题。通过摸排走访,听取民意,相关部门就近整理出一块水泥地,配备了统一的台面、帐篷和标识,免费提供给附近7位经营者使用。
近年来,合肥经开区始终坚持“为人民管理城市”的工作理念,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社区和城管部门经过对街头摊点的摸排,结合市民实际需求,在人流量大的区域设置了一些“小修小补”便民服务点,让“小修小补”行业规范有序融入百姓生活,在改善市容环境的同时,把民生服务落到实处,让城市管理更显温情,更有温度,让市民生活更方便。(通讯员 陈淑璟 李祥明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