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由肥东县白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民政、社工工作人员组成的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小队,深入到洪桥社区居民家中,就“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开展志愿服务宣讲,分享身边婚礼简办的案例,引导村民自觉抵制跟风攀比、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
“现在年轻人打拼不容易,高房价、高物价、高消费,成为压在年轻人身上的‘三高’。”参与志愿服务的钱浩然坦言,倡导简约适度的婚礼方式,反对铺张浪费和攀比之风,十分必要。
“肥东县婚姻登记处开展以婚俗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引导,倡导简约适度礼仪,让青年人在办理结婚证过程中直观了解法律法规。同时,采用政府购买的方式,在婚登处设立‘并蒂莲情感工作室’,由常年承担情感调节的专家以及妇联、司法等提供的社会力量,在这里开展婚前辅导、婚姻辅导、离婚疏导,为当事人提供心理咨询、关系修复、纠纷调解等婚姻全过程服务。”肥东县婚姻登记处负责人黄德初坦言,“并蒂莲情感工作室”还承载着宣传婚俗改革、倡树文明新风的重任。有针对性地引导适龄青年自觉抵制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婚俗陋习,效果明显。
黄德初介绍说,工作室时常邀请相关专家讲解优秀传统婚俗、开设婚前辅导课程,举办集体颁证仪式、签订承诺书等相关活动,促进社会风气向上向善。
“并蒂莲情感工作室”协调肥东县司法、妇联等部门,组建了一支由具有法律素养、热心公益事业、善于沟通调解的情感专家、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律师等参与的专业团队,适时开展跟踪辅导,对已劝和以及还在犹豫的待离婚夫妻,及时建立档案,通过电话、微信或登门走访等方式跟踪回访,巩固劝和成果。
胡太芹就是工作室的专家之一。在她记录的档案里,蔡某丁某从结婚到产生矛盾,再到最终和好如初,其中涉及关联较大还是由于结婚时支付的“彩礼”:婚前,女方家长觉得培养上大学在女儿身上花销太大了,理所应当由男方支付一定的礼金。为了顺利办好婚礼,男方也只能“心甘情愿”掏出彩礼,这为夫妻婚后产生“矛盾”埋下伏笔。感情出现危机当口,“并蒂莲情感工作室”第一时间介入辅导,经过入情入理、3次拉锯式的情感沟通,这对夫妇冰释前嫌、和好如初。
据了解,肥东县婚姻登记处在520、七夕等特定的日子,围绕婚俗改革先后推出“婚育新风签名墙”“爱的留言”“办证一堂课”等特色服务,营造暖心服务氛围。截至目前,该处今年已先后辅导新婚夫妇1228对,线下接待离婚夫妇1710对,离婚调解1156对(成功调解839对,成功率73%)。
(通讯员 高桢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