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货即售完!年轻人热宠Cityride 合肥市场自行车销售火爆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4-05-17 07:12:42

走路太慢、开车太快,骑车刚刚好。时隔二十来年,自行车重出江湖。从低碳出行的新风尚到打开社交圈的新方式,持续升温的“骑行热”带火了自行车市场,一时间,“城市骑行(Cityride)”以更加激情的力量“蹬”来一波新浪潮。自行车已经从代步工具转变为绿色出行的新选择,“骑行经济”成为当下消费新亮点。近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走访合肥多家自行车销售门店发现,“骑行热”带动自行车及装备销售火爆,骑行爱好者们对装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两轮”成新宠热门车型市场俏销

90后小郭是一名骑行爱好者,对他来说,骑行不仅可以健身,还能欣赏沿途风景。闲暇时间里,他会和车友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中,去寻找一家咖啡馆或其他宝藏小店。

在金寨路上的一家自行车专卖店里,货架和展台上摆放了数十款不同类型的自行车,店员正在为顾客调试刹车和变速器。据门店负责人介绍,除了山地车、公路车畅销外,轻便通勤自行车现在卖得也很好,到货就售完。记者看到,一款莫曼顿拿铁系列自行车外观精致复古,铝合金车架时尚感强、量感轻,适合城市骑行。其中一款LIV女士平把公路车试骑的顾客比较多,有多个清新色系可选。据了解,目前店里售卖的自行车整体价位在3000元左右,几个热门款销量都很可观,也有一些配备更好材质和变速器等零件的高阶款价格在万元以上,受到资深骑行爱好者的青睐。

“这几辆是我们刚到的新款,都被客人预订了。”位于三孝口附近的一家自行车专卖店销售人员表示,如果是新手骑行者,会推荐一些性价比高、容易上手的入门级山地自行车,而公路车造型简约帅气,更轻、更快,价格也要更贵一点。店主告诉记者,除了材质、工艺等差异,决定价格的关键因素还有变速器,“装上禧玛诺变速器,立刻提升两三个档次。”00后女生小周告诉记者,自己刚在这家店提了一辆运动公路车,整体风格比较炫酷,车身经典配色,和自己每天的着装风格很搭,“计划周末和朋友去翡翠湖公园夜骑一圈。”

对在合肥工作的韩晓来说,日常少有机会外出健身,一辆价值4000元的折叠车成为他的“运动搭子”。每天傍晚6点多下班后,他换上骑行服,从工作地点骑车回8公里外的家里,全程半个多小时。“也算是每日有氧运动了,而且放着歌骑回家的感觉很舒适。”在韩晓看来,相比较开车,小体格的自行车反而极大地扩展了他的活动范围,那些不曾留意的街景建筑、转角不期而遇的口袋公园、隐藏在闹市区的美食小店……城市空间的细节开始完整呈现,“骑车可以让我放慢节奏,随时停下看一看,重新认识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

投入无上限卷完车子卷装备

记者走访发现,“骑行热”不仅让“自行车一族”队伍逐渐壮大,而且带火了装备销售。张巾正是这股骑行热潮的追随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骑行,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项运动。“骑行不仅锻炼身体,还能让我在大自然中放松心情,结识到新朋友。”最近,张巾花了2000多元配备了一套自行车装备,包括头盔、骑行服、水壶支架等。

在政务区的一家品牌自行车专卖店,门前整齐地摆放着数辆新到货的自行车,店员正忙着拆封、组装。据店主介绍,越来越多的顾客因为热爱骑行而购车,他们对车辆的性能、外观和舒适度有着更高期待。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店里提供了丰富的产品选择。从入门级的公路车、山地车,到高端的碳纤维赛车等,应有尽有,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挑选到心仪的自行车。此外店里还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装配出最适合消费者的独一无二的车。

走进位于潜山路上的一家体育用品店,店内骑行装备琳琅满目。一排色彩鲜艳、设计新颖的骑行服挂满货架,采用高科技透气面料的专业级别骑行服,能够保持骑行过程中的轻盈舒适。还有专为长途骑行设计的骑行裤垫,人体工学剪裁和高密度材料能明显减少摩擦,让骑行更加自如。26岁的小温今年开始接触骑行,来自好友推荐,“一开始只是上下班骑,后来户外骑,对装备的要求也升级了,总想换更多‘行头’。”在她看来,骑友们为爱好“氪金”程度因人而异,“投入无上限。”记者看到,店里有头盔、手套、锁鞋、骑行镜等配套产品,以及车把、车锁、车灯、脚撑等零配件产品也有丰富供应,价格在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

不只是运动“破圈”成社交新方式

如今,骑行已渐渐成为年轻人社交的新方式,与露营、徒步并称为“户外三大顶流”。骑行文化流行火热的背后,是自行车生产制造能力的提升。近年来,我国自有的自行车品牌飞速发展,并且不断推出各种高品质车型。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最新数据,2023年,我国千元以上自行车产量达到1215万辆,同比增长15.1%,千元车占总产量的比重已达24.9%,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在材质方面,自行车的材质市面上主要分为“铝合金”“碳纤维”两种,整车价格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不同人群对自行车的需求特征也不相同。年轻消费者在购买自行车时,色彩、设计、辨识度等因素占很大比例,更注重外观“颜值”;一些刚入门的新手,倾向于选择自己熟知的品牌,或是社交媒体分享推荐的热门款;而经验丰富的骑手们则更注重性能与材质的好坏,选择款式与配件时也更为理性。无论是传统的实体店铺还是线上的电商平台,自行车的销售量都在不断增长。

除了运动本身的魅力,年轻人是把骑行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的代表,自行车宛如他们手中的一件“时尚单品”。自行车+短途游也不再是圈内人的专属,更多人选择踩着自行车逛城市,以骑行开启一场“轻旅行”,或是在节假日驾车“逃离”城市,一头扎进山野中。这也衍生出一种新的骑行趋势“4+2”,4是指四个轮子的汽车,2则是指两个轮子的自行车,人们驾车到达目的地后,改换自行车继续探索更远更美的风景。

自行车早已不只是单一的代步工具,其休闲与社交属性也得到进一步显现。拥有相同运动爱好的人,既可以相约骑行锻炼,也能交流骑行服等装备的使用心得。一些商家看准骑行的溢出效应,还打造与之相关的个性化装备、文创产品、以及城市周边游等更为丰富的消费场景。近年来,合肥推出环巢湖等骑行精品线路,既有适合新手的体验线路,也包含适合骑行高手的长距离线路,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骑行运动的氛围越来越浓。

有人骑车为了突破自己,有人骑车在城市追逐落日,在户外生活方式理念的推动下,骑行产业也被按下了加速键,骑行也许会成为下一个全民运动。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吴梦君 文/摄)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