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供电“动脉”升级,未来几年合肥将拥有8座500千伏变电站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4-05-19 22:13:57

5月17日上午11点,在位于合肥市长丰县罗塘乡206国道附近的500千伏孔龙线41杆塔处,合肥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近50米高空铁塔之上进行改造施工。这是孔龙线投运以来的首次全面升级,第一阶段升级工作预计将于今年5月底正式结束,线路输送电力能力将提升25%,将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区域供电可靠性。

500千伏孔龙线于2017年5月正式投运,由华东电网第一条500千伏输电线路,于1985年投运的洛繁线开断进孔店变、龙门变而形成。近40年来,洛繁线将来自于淮南洛河发电厂的电力资源输送至合肥500千伏肥西变电站,再远送至华东负荷需求中心,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2017年,随着合肥“十三五”电网规划头号重点建设项目——500千伏龙门变电站正式启动送电,500千伏孔龙线同步投运,标志着合肥市500千伏主网架正式形成,电网发展实现重大突破。

“孔龙线全长64.092公里,最大输送电能达186.3万千瓦,约为合肥电网最大负荷的17.5%,多年来输送电能稳居安徽境内500千伏线路前列。”合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专责丁鹏堃介绍,为了提升今夏乃至未来一段时期500千伏孔龙线输送电力能力,安徽省电力公司于今年3月全面启动线路的升级改造。

据了解,本次改造将孔龙线运行方式由过去的单回线,升级为更可靠、输电能力更强大的双回线路。全段计划新建铁塔39座、线路17.2千米,改造铁塔32座、线路13.5千米,线路将更换为耐热性能更佳的型号,部分线路横截面积由400平方毫米增加至630平方毫米。与此同时,本次改造过程中还将同步对线路进行检修和隐患消缺,对部分老旧设备进行统一更换。

“孔龙线第一阶段升级工作预计将于今年5月底正式结束,线路输送电力能力将提升25%,最大输送电能从186.3万千瓦增至233万千瓦,相当于合肥电网最大负荷的21.9%。”合肥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负责人秦鹏介绍,未来,皖中电网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供电可靠性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皖中电网是长三角“能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确保今夏华东地区力客户用上放心电,该公司将按期完成交流1000kV淮芜线,直流±800千伏建苏线、±500千伏龙政线等16条超特高压线路,肥西变等5座500千伏变电站的40项集中式检修工作,进一步提升超特高压输电网路“健康水平”。

今年7月前,合肥电网虚拟电厂接入容量计划自目前的90.6万千瓦扩大至120万千瓦,占比超合肥电网夏季降温负荷的25%,进一步提升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和抗击风险能力。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合肥电网500千伏线路由2003年的4条增至目前的21条,总长度约1044.75公里。未来几年,随着金牛等500千伏变电站和配套线路依次建成投运,合肥电网共将拥有8座500千伏变电站,城市供电将细分为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庐江和巢湖六大区域,形成更为可靠的超高压供电网络。

(李岩 刘兵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