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3000万元补助 安徽八部门“力挺”中国传感谷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4-05-28 09:25:14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27日获悉,日前,省科技厅、发改委、工信厅、财政厅、人社厅、商务厅、市场监管局、蚌埠市政府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中国传感谷发展若干政策》,对落地在蚌埠市的“中国传感谷”建设给予大力支持。

根据政策,对入驻传感谷企业,首次投资建设总投资在5000万元及以上且已入固定资产统计库的工业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0%—15%给予最高3000万元补助。对获得国家“数字领航”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的企业,省分别奖补5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蚌埠市给予最高50%配套支持。

支持企业主导制定标准

我省八部门政策鼓励和支持传感领域的创新发展,对传感谷企业承担的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原则上每个项目省给予1000万元左右资金支持,特别重大的项目,“一事一议”确定支持额度和方式;原则上按省、市(县)分别不超过20%、企业不低于60%的比例共同出资。

支持传感谷企业主导制定标准,对主导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每个标准分别给予一次性最高奖补100万元、50万元。蚌埠市按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一次性最高给予50万元、20万元、15万元奖补。支持传感谷企业与驻蚌高校共建研发平台、开展科研攻关,对校企合作项目,优先列入蚌埠市科技计划项目给予支持。

真金白银吸引人才入驻

在支持人才引进方面,我省政策规定吸引博士后来传感谷创新创业,对新设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级给予设站单位不少于50万元设站补贴;对新设国家级、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别给予不少于50万元、30万元设站补贴,经费由属地财政承担。对新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最高按照15万元/人/年标准给予2年资助,出站后首次在安徽省内企业就业的博士后,给予30万元留皖生活补贴。生活补贴根据签订的就业合同、缴纳社保、最低工作年限等3年内分期兑现。到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承担;到民营企业工作的,由属地财政承担,属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兑现补贴。

对毕业于全球前100名海外高校的博士,按照40万元标准执行。对传感谷企业新入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项目的,给予最高100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支持,其中创业人才再给予最高2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支持。同时,我省还按四类人才引进规定,给予安家补贴。

不同板块上市均有奖励

对在证券监管部门辅导备案的,将给予500万元奖励;通过沪深交易所上市审核的,再给予500万元奖励;上市发行的,再给予200万元奖励。进入新三板基础层,给予300万元奖励;进入新三板创新层,再给予200万元奖励(直接在创新层挂牌的,合并奖励500万元);通过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的,再给予500万元奖励;上市发行的,再给予200万元奖励。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成功上市后一次性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奖励,以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对地方贡献为限。高新技术企业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股改挂牌(科创板精选层、成长板)的,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

海外发展也可获支持

政策明确,对符合条件的传感谷企业参加省统一组织的线下境外展,以及上年度进出口6500万美元以上重点企业或省级出口品牌企业自行参加境外展,按照参展国别或地区单个展位,分别给予最高3万元、4万元和5万元支持,单场展会最多支持2个展位。)对上年度进出口额65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在参加境外展会、开展境外产品认证、企业管理体系认证、境外商标注册、境外专利申请等项目,给予不超过70%的补贴,单个企业当年累计补贴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据悉,该政策执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