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车辆大数据
◆长三角路径:温州市龙湾区法院-合肥市中院-合肥市车管所-温州市龙湾区法院

5月31日下午,合肥中院接收到浙江温州市龙湾区法院的执行协助委托。6月1日下午,合肥中院执行局已经将龙湾区法院所需要保全的车辆进行了保全冻结,完成一次跨省行动。以前需要几天时间的工作,现在通过数据线上跑路,24小时内完成保全,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省了人力财力。这是长三角区域执行协作工作的一个缩影。
执行委托线上“跑”
5月31日,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法院执行局在处理一起案件时,需要对当事人两辆轿车进行冻结保全,案件的办理是在温州市,但是被保全的车辆却在合肥市。车牌为皖A牌照,在合肥车管所登记上牌,按规定车辆需由合肥车管所进行保全。
按照以往的执行方式,温州龙湾区法院的两名执行干警需要驱车到700公里之外的合肥市,前往车管所对车辆进行保全,来回加上办案最少需要三天的时间,不仅耗时耗力,还要花费一笔出差成本。
然而,长三角区域执行协作工作机制,让跨省执行变得便捷高效。5月31日16时许,温州市龙湾区法院通过人民法院执行事项委托系统将委托事项发送给合肥市中院,合肥市中院执行干警接收到被委托事项后立刻开展行动,查清事情原委。因合肥中院早已与合肥市车管所搭建网络专线,车辆查询、查封、解封全部在法院内部办理。6月1日下午,合肥中院执行干警通过线上系统对龙湾区法院委托保全的两辆轿车进行了保全,并通过系统将执行回执发送给龙湾区法院。24小时内,一场跨省执行行动得以顺利完成。
长三角执行协作常态化
合肥中院执行局执行干警张升介绍称,随着各地法院跨省委托执行的频繁,长三角区域执行协作已经成了一种工作常态,在车辆、房产、银行账户、金融等众多领域均已实现了联动协作。
在张升前不久办理的一起案件中,刑事案件被告人被判刑后,罚金一直没有缴纳,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张升在查询当事人名下财产时,发现当事人有一辆轿车登记在浙江金华市。
5月24日,张升通过人民法院执行事项委托系统将车辆的查封事项委托于当地的金华市中院,不久之后,张升就收到了当地法院的执行回执,案涉车辆被成功查封。
联动推进高质量执行
2021年5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人民法院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第一次联席会议,指导四地高院签署《长三角地区法院执行工作“一体化”备忘录》。合力推动长三角执行工作“一体化”,准确把握执行“一体化”工作对于服务保障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强化政策协同。
随着长三角区域执行协作的深入推进,近日,有关长三角区域执行联动工作动作不断,跨区域之间的执行壁垒被进一步打破。4月24日,长三角区域城际执行协作座谈会在合肥中院召开,参会法院就执行工作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进高标准区域协同、高水平经验交流、高质量执行联动达成了共识。
5月24日,长三角城市群部分中级人民法院合作论坛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包括合肥中院在内的12家与会中级法院共同发布《深化执行联动倡议书》,就协同共享、智慧执行等事项共同发出“深化执行联动,凝聚共治合力”倡议,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