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要有仪式感!合肥小年轻解锁新消费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4-06-13 17:23:41

从“领证跟拍”记录美好瞬间到爱上做“手工活儿”;从旅游时“集章打卡”解锁城市游玩路线到看见新奇物件要买回来留作纪念……这届年轻人越来越热衷于追求仪式感,“仪式感消费”成为新风口。近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对此进行探访。

QQ截图20240613160412.jpg

“盖章热”解锁城市“新玩法”

合肥大三学生小微是名历史爱好者,旅游时经常将各地博物馆列入行程。最近她来到安徽博物院参观,带了一个精心准备的国风主题集章本,小心翼翼地在内页盖上印章。铸客大鼎、吴王光鉴、龙虎纹四环铜鼓座、景德镇窑青白釉注子温碗、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当一枚枚栩栩如生的“镇馆之宝”文物印章跃然纸上,彷佛在诉说一段跨越时空的历史。6月11日,记者在安徽博物院看到,导览台前,不少游客自己动手盖章,同时可以按图索骥,在展厅中寻找对应的文物,解锁博物馆新玩法,碰撞出新的观展火花。

对于不少年轻人而言,“集章”是吸引他们参观游览的法宝之一,在做旅游攻略时,甚至会提前查好目的地有没有章。“从一座博物馆到一本集章小册子,从静伫在展柜内的一抹惊艳到缩微成印章中的细细纹理,跟随印章去逛博物馆打开了我探寻历史文化的新视角,让观展更有趣味,还能把珍贵的文化印记与旅行印记一并带回家。”在小微的集章本上,盖满了合肥逍遥津公园、安徽省美术馆、四牌楼邮局等地点的章,翻看着收集的印章,旅途中所见所闻都会浮现在脑海中,令这段回忆更加独特。

QQ截图20240613160400.jpg

一方印章,给消费者带来的仪式感与收获感是吸引力所在。记者走访线下发现,各大文化场馆、热门景点纷纷推出文创印章,从单色到套色、从单一建筑到组合地标,这些印章设计用心、制作精美讲究。对于消费者来说,集章消费不高、入门容易,免费自助盖章和收费集章并存,单次收费集章从个位数起步,基本不超百元。这种集章式旅行不仅满足了年轻人对仪式感的追求,而且成为他们记录旅行足迹、唤醒传统文化记忆的重要方式。

在社交平台上,还有不少集章博主贴心地为网友们梳理出城市的集章攻略。他们通过搜索城市中的盖章点,“开发”出一条条游览线路,将城市旅游景点、纪念馆、博物馆“一网打尽”。光敏章、胶章、木章、套色章、滚轮章,这些集章爱好者把对这座城市的美好记忆“刻”在了形形色色的印章里。

年轻人爱上“手工活儿”

在快节奏的时代中,“慢生活”反而成为不少人追求的生活方式,城市商业综合体中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慢体验业态,DIY手工坊就是其中之一。用拼豆做出专属的钥匙扣、手绘石膏搪胶娃娃、马赛克贴片水晶灯……记者走访发现,除了逛街、吃饭、看电影,合肥的年轻人开始热衷于DIY手工,为生活增添不一样的仪式感。和以往的陶艺、烘焙等手工坊不同,如今涌现出不少高颜值的综合手工体验馆。

6月12日,记者在位于国购广场的一家美学手作文创空间看到,从手机壳、冰箱贴、奶油胶发夹到彩绘画、八音盒、微缩小屋,各种丰富多样的手作课程吸引了一大波年轻消费者的喜爱。据店员介绍,来体验的顾客主要集中在周末时间段,以年轻人和亲子为主,手作时长通常在1-2个小时,体验价格从几十元到百元不等。

QQ截图20240613162653.jpg

相比较“买买买”,仪式感消费更注重体验过程带来的愉悦。记者在店里注意到,尽管成品戒指更加精致,但不少消费者还是选择自己动手体验。从选款、测量到敲印、焊接,再到调型、打磨,消费者可以体验一套完整的制作流程。消费者小秦表示,这是她第一次来订做情侣戒指。同样是戒指,为什么更愿意手作而非购买成品?“主要是看重手工带来的‘仪式感’,亲手做一枚送给对方更有意义。”在他们看来,手工制作的质量如何其实并不重要,物品被赋予了那份独一无二的心意最难得,还有在制作过程中,与朋友、恋人等一起参与度过的快乐时光。

“我把手作当成一种解压的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灵疗愈。”市民陈静隔三岔五就会来手作馆打卡,有时候是永生花,有时候是自制香薰蜡烛。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敲打一件手工品有种满足感,像是在任务清单上,将生活中某件重要的事项旁边打了个钩。陈静告诉记者,比起市场上购买的物品,自己动手做的礼物更有诚意,朋友也很喜欢。“这里可以手把手教你,即便是‘手残党’,也能很快上手。”

QQ截图20240613160431.jpg

“领证跟拍”记录美好瞬间

画上精致妆容的新娘身穿洁白小礼服、头戴白纱,与新郎在婚姻登记处的大厅笑靥如花,配合摄影师用镜头定格他们的领证过程。对于年轻人而言,浪漫的求婚仪式、有纪念意义的登记结婚日都是创造仪式感的一部分。

“头纱、裙子,还有男朋友的T恤,都是我提前准备好的,我还烫了复古大波浪,特意搭配了同款项链和耳环。”6月12日,在包河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门口,一对新人来登记结婚,摄影师从他们踏进登记处就开始拍摄,排队、签字、领证、举着“红本本”自拍等“高甜时刻”,都被一一记录在镜头中。新人来到领证宣誓台前,新娘肖女士穿着白色裙子、戴着头纱,与爱人手举结婚证,对着镜头露出甜蜜微笑。

“生活要有仪式感,每一个美好瞬间都值得被记录!”这天一大早,钱女士就收到了另一半精心挑选的花。她兴奋地说,婚礼可以延后再办,可登记只此一天,对大部分新人而言,这是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改变,所以一定要将这天的美好瞬间全部记录下来。而在结婚登记那天打扮自己、找专业摄影师跟拍,是他们为自己送上的一份特别的礼物。钱女士告诉记者,找跟拍摄影师不仅是因为他们拍照技术过硬,而且他们更熟悉哪里是容易出片的场景和角度,可以指导新人拍出美美的照片。

刘先生和他爱人平日里喜欢通过拍照来记录生活点滴,在领证结婚这个特殊且唯一的日子里,更加值得纪念。“‘芒种’那天,我拜托我一个摄影师朋友来拍摄我们领证的全过程,因为熟悉彼此,所以跟拍过程中也非常有默契,最后呈现的效果很自然,我们都非常满意。”与普通流程填表盖章便完成领证不同,当代年轻人喜欢自己创造惊喜,给平凡的日子加点“料”。他们不再满足“登记”本身,而是附带了更多仪式感,让幸福变得更加具象化。“我们打算以后每年都在这一天拍张合影,拿着上一年的合照,一直记录下去。”

QQ截图20240613160421.jpg

万物皆可仪式感

如今,仪式感体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场景中,成为了一种新的消费习惯。相比较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质量、性价比等因素,“仪式感”“情绪价值”这些难以量化、更具个性的消费因素与个人的情感、心理和文化诉求紧密相关。

在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元气少女的专属香水”“悦己主义下的小家”等话题和营销自带流量,从精美的外观到独特的设计,热门新品类不断催生。这似乎印证了那句话,“万物皆可仪式感”。 一些品牌将“仪式感”巧妙融合在产品中,迎合年轻人的审美口味,以此打出差异化。例如,麦当劳推出限定玩具套餐,麦乐鸡薯条对讲机、过家家玩具等,每次发售都会引起不小的轰动。商家用限定款延续快乐的营销方式,背后的实质还是仪式感和稀缺性。

作为饮咖人的00后小黎不光在职场上离不开咖啡,回家也需要用一杯咖啡开辟独处的充电空间。居家饮咖还需“利其器”,为此他特意购入一款意式半自动咖啡机。闲暇时,他还会打卡有性价比和新鲜体验的咖啡店,对他来说一杯精心手冲的咖啡不仅满足了味蕾,也是生活仪式感的象征。小黎表示,在户外场景中有时他还会带上便携的咖啡装备,手冲壶、咖啡豆磨具是黄金搭配。

仪式感消费是怎么影响消费者的?记者走访发现,这些产品都具备几大共同点:低门槛、热门赛道、提供情绪价值。仪式感的时间节点已从恋爱纪念日、七夕等特殊时间逐渐走向日常化。就像《小王子》中说的:它让某一天不同于其他的日子,某一时刻不同于其他的时刻。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仪式感带来的情绪价值弥足珍贵,不论是City walk探寻城市发展的足迹、抽盲盒体验未知带来的刺激,还是为自己搭配一身莫兰迪色系穿搭美美地出门,都是他们寻求美好生活“治愈感”的最好写照。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吴梦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