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业者王义强:“网红村”里的“新农人”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4-06-17 16:51:00

12年寒窗苦读,为的是走出乡村;学有所成后,却又放弃了城里优越的工作,回乡创业,成为合肥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致富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他就是王义强。安徽读蔬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徽归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徽马郢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郢计划志愿者服务中心理事……翻开王义强的履历,一连串的头衔映入眼帘。无论哪一个头衔,都离不开一个地方——长丰县杨庙镇马郢村。从曾经的省级重点贫困村到如今家喻户晓的“网红村”,王义强见证了发展,也参与了建设。

当农民不像“农民”

三十多岁的王义强,温文儒雅。“像我这个年纪做农业的话,如果说只是做情怀,那有点不现实,因为光有情怀是不行的,还要有商业的元素。”王义强不但有勇更有谋,他看准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商机,有过一段生鲜配送经历的他,与几位合伙人一同创立“读蔬”农业有限公司,“在市场的浪潮中,光凭借我们个人的力量去单打独斗是很难把农产品商品化、品牌化的。所以要创牌,就要抱团发展。”2017年,读蔬公司完成了与蛋鲜森、庐州部落庄园的合体,从事有机蔬菜种植与生鲜配送,一面为合肥市民提供着健康、绿色的有机食材,一面带领着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为优质原产地食材和用户之间搭建了直通车。

“我负责大米,他们一个负责鸡蛋,一个负责蔬菜,还有一个专门负责搞创意设计。”王义强团队开发了物联网和电子商务,把大米、鸡蛋和蔬菜定期定量及时送到客户家里,既保证了新鲜,又保障了消费,通过配送卡的形式有计划地配送。

王义强说:“我们所做的消费群体主要是80、90后,这代人的消费观念是注重品牌、健康和营养,我们希望让这代人的孩子能伴着我们的品牌成长。而他们对我们无条件地信任,这是我们最有价值的地方。”

此外王义强自2019年起还担任了马郢乡村旅游合作社社长一职,为马郢创客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架起高校和社会力量支援乡村的桥,为贫困户、村民创业、兴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合作社的成立为马郢打开了新视野:承办如“中华颂长丰杯全国小品小戏曲艺比赛”等多场国字头的演艺活动;村民们自导自演的马郢乡村春节晚会更是入选2020年安徽省30家优秀村晚名单;2019年末成功举办了线上线下累计30万人次参与度的马郢首届红薯争霸赛活动,成功提升了马郢知名度;2020年五一假期时举办的赏春大会,更是给了城市居民一个拥抱自然的好机会,树立起“来马郢体验美好乡村”的印象,整个假期马郢日均散客游客量在3000人次左右;2020年马郢成为了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会场……这些都充分展现出了新时代新农人的精神面貌。马郢这个曾经无山、无水、无景的“三无”村,摇身一变,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并入选2023年全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

让农村更像“农村”

王义强说:“创业是艰难的,特别是农业。但也是开心的。因为我们的努力而让农村变得更像我们想象中的农村,这也是我们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2018年5月,王义强在马郢流转150亩土地创办情圆农场,进行生态种养殖及农旅业务。其开展的外婆家小菜园项目通过订单种植果蔬、养殖禽蛋的方式,带动十余户贫困户,直接帮助群众一年增收近三万元,开展禾趣等自然教育课程,引导都市人群关注食品安全的同时参与农事体验、了解自然农耕文化。

他发起成立的马郢乡村旅游合作社,邀请各行业大咖为马郢发展群策群力,配合公益项目“马郢计划”,把“助学”、“助村”、“助农”三部分有机融合,不仅在文化旅游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助农销售上也为村民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遇到极端天气灾害的时候,主动联络帮扶村里种养殖户,通过合作社销售滞销农产品。2019年夏季联合安徽经视第一时间栏目在五里墩街道售卖马郢西瓜2万余斤,直接创收4万余元。2020年梅雨季节受到雨水影响,马郢西瓜被雨水淹没,合作社通过社区机关团购等多种方式售卖西瓜3万余斤,保障了种殖户的基本收入。马郢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2015年的1.2万元,跃升至2023年的220万元。

合作社还积极对接高校资源对农产品的设计包装开展“品牌赋能项目”。通过设计介入乡村可以为传统农业提供转型机遇,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多层次效益,而乡村品牌设计可以为乡村产业升级转型带来独特的创新思想及意识,增强马郢产品综合竞争力,同时也为文化传承与振兴贡献一份力量。目前已经完成马郢计划系列品牌包装设计、情圆农场系列品牌包装设计、金寨县燕子河镇龙马村整体品牌设计升级、长丰县文创伴手礼等20余项品牌设计,并得到社会专业人士和广大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其中马郢文创伴手礼更是在 2021年入选合肥市十佳礼物,成为新老村民们的首选伴手礼。

以王义强为代表的马郢“农民”们,不仅改变了落后农村的面貌,让马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新时代的新农民。

去年,合作社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开始常态化、在地化举办各种活动,同时,以内部创业的形式,把所有的业务划分为各个板块,交由感兴趣和擅长的人去做,将同事变成了“合伙人”,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去年我们主办了20多场活动,比如马郢村晚、敬老文化节、长丰县第一届乡村年货节等等。”随着马郢村和马郢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王义强发现,许多有意向的创业者和项目开始主动抛出“橄榄枝”。

向乡村振兴前进

“提到乡村,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是我们小时候无忧无虑地长大,还是长大后再也回不去的乡村。”乡村的根在广大的农民,只有把他们动员起来,乡村振兴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王义强联合村集体也在通过带动乡村、带动村民参与其中共同打造梦想之村。2020年以来,王义强动员和组织农户以闲置房屋使用权入股旅游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采取“保底收益+分红”的分配方式保证入股农户获得保底收益,年终再根据合作社盈利状况按照股权占比享受分红,实现“农民变股东”,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21年马郢村集体收入就超过了120万元。

王义强农业企业的工作经历,深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建设原则。在带领马郢发展的过程中,坚持绿色发展,保证马郢的产业能够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共生,形成人人都是美好乡村的保洁员、管理员、宣传员的理念,美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落在实处。提出“农民捍卫食品安全”、“自己不吃的东西不种、自己不买的东西不卖”口号,旨在帮助销售农产品的同时,打造马郢及长丰优质农产品名片的“萤火虫助农计划”自2020年5月启动至今,已帮扶马郢及周边多家农户及农业企业获利增收上百万元。

在积极帮扶本村农户的同时也带动周边农户。2020年6月,杨庙镇孔岗村村民张德胜向王义强同志寻求帮助,自己家里饲养的土鸡,因年初疫情原因销售不利,目前已无力负担鸡饲料等成本,希望他能帮助销售土鸡。王义强同志实地考察之后,确认张德胜饲养的土鸡品质上等,在此基础之上,合作社开展帮扶活动直接增收近4万元。2020年7月,双墩镇生态庄园的负责人陈某因园区内的800亩梨树同时成熟上市,销售压力巨大,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到马郢乡村旅游合作社的萤火虫助农计划后向王义强同志寻求帮助。后经考察、沟通等信息确认后,马郢乡村旅游合作社立即在合肥市区开展社区团购活动,一周时间销售翠玉梨23700斤营收6万余元。

今年,是王义强来到马郢的第七年了,“我很珍惜这几年的时间,让我在乡村这片热土上看到了更多更好的风景。”王义强说。乡村是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有理想情怀、有责任担当的王义强同志投身其中、追逐梦想。正是这种不怕苦的孺子牛精神,一步步稳扎稳打地让马郢走向更大的舞台,也使马郢成为更多人向往的乡村,带着创客和村民踏上振兴之路,栉风沐雨从未停止脚步。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郑茹 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