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阜阳市气温偏高,平均降雨量15.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近9成,出现大面积干旱,夏种受到一定影响。据市气象部门预测,6月19日至22日阜阳虽有雷雨天气,但降雨仍偏少,无法有效缓解旱情,当前正值夏种关键阶段,抗旱保夏种形势复杂严峻。根据《阜阳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规定,结合旱情发展趋势,经会商研判,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于6月18日14时,对全市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为应对旱情,阜阳水利部门强化水工程科学精细调度,统筹“蓄引提调”措施,加强抗旱水源保障。充分调度全市境内涵闸、泵站等各项工程,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河道按照蓄水上限控制,最大限度做好蓄水保水。同时,及早引外水补充内部蓄水。自5月1日以来,阜阳全市累计从外河向内河引水1.8亿立方米,引水量较往年同期增加2倍以上。积极与淮委、河南省沟通协商,争取淮河、颍河、泉河等主要河道加大下泄流量,增加阜阳境内主要河道蓄水量。此外,开足泵站马力提水,全市累计开启泵站413座次、运行2.8万台时、提水1.5亿立方米,提水量较往年同期增加8成以上。
据悉,近日来自长江支流菜子湖的引调水,通过引江济淮各梯级泵站逐级提水,陆陆续续抵达茨淮新河阜阳段,保障农业及生活用水。此外,阜阳当地农业部门还采取精准滴灌、喷灌、浇灌等精细化举措,加快推进夏种作业。(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 通讯员 陈万成 董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