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梅姑娘”被人们纷纷吐槽,因为雨下得实在太大了。6月26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气象部门获悉,虽然雨带位置会有所变化,但总体来看,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交界一带雨带位置变化不大,仍将是强降雨的关键区。预计未来两天皖南山区还有暴雨和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雨强30~50毫米/小时,局部50毫米/小时以上)。气象专家提醒,由于未来两天皖南山区有暴雨和大暴雨,与前期高度重叠,致灾风险高,需要加强暴雨次生灾害防御。
从气象部门发布的降雨量实况图来看,6月24日20时-26日14时,全省有248个站降水量超过50毫米(面积占比6.6%),有76个站降水量超过100毫米(面积占比2.0%),最大休宁白际163.8毫米。黄山市平均降水量70.5毫米。26日11时-26日14时:沿江江南大部分地区有降水。最大休宁服务区27.2毫米。黄山市平均降水量10.0毫米。全省雨强最强黄山湖边16.5毫米/小时。
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27日前,降雨为典型的冷暖气流交汇导致的典型梅雨锋暴雨。此阶段降雨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由于夜间急流增强,降雨在后半夜到早晨时段最强。而且因为急流强盛、水汽条件好、具有一定的不稳定能量,因此部分地区降雨效率很高,最大小时雨量可达50毫米以上。而28日开始,降雨由暖湿气流主导,降雨特征将变成分散性强降雨。虽然雨带位置会有所变化,但总体来看,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交界一带雨带位置变化不大,仍将是强降雨的关键区。据了解,上述多地入梅以来不到10天的累计降雨量已经超过常年6月整月的雨量甚至翻倍,未来降雨持续还需特别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雨带东段位置变化不大,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等地未来几天暴雨次生灾害风险高。据安徽省气象台预报,预计未来三天江南累计雨量普遍120~180毫米,局部超过200毫米。26-28日黄山、池州南部、安庆南部和宣城南部累计雨量120~180毫米,局部超过200毫米;阜阳、亳州、淮北和宿州北部累计雨量70~100毫米,局部100~150毫米;六安、安庆北部、铜陵、宣城中北部、淮南、蚌埠和宿州南部累计雨量50~80毫米;其他地区20~40毫米。
由于28日后雨带北抬在沿江江北南北摆动,28日雨带北抬至沿淮淮北,沿淮淮北部分地区有暴雨,局部大暴雨。29日南落至江淮之间,30日雨带位于江淮之间南部到沿江一带,7月1-2日雨带位于江淮之间到沿淮一带。29日-7月1日江淮之间部分地区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7月3-5日雨带北抬至淮北地区。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