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企兴万村】淮北濉溪: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4-07-01 20:57:33

走进淮北市濉溪县四铺镇新庄村皖菊菊业产业园内,一株株菊花苗青翠欲滴,村民们趁着早晨天气凉爽,在苗床上培基、浇水、施肥。

濉溪县四铺镇菊花种植已有50多年的历史,当地群众有着传统的菊花种植文化和经验技术,是远近闻名的花卉之乡。该镇依托“菊花”这一特色产业基础,大力实施“规模兴菊、科技兴菊、市场兴菊、节会兴菊、品质兴菊”工程,形成基地生产、精深加工、品牌营销、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2020年,在濉溪县工商联推动下,安徽皖菊菊业有限公司与新庄村结对共建菊花种植深加工项目,带动兴村富民。

“我们选用金丝皇菊、贡菊为原料,加工制作菊花茶,推向市场后深受消费者青睐。”皖菊公司产业园负责人谢小宝说,园内已引种药用和食用菊花350亩,建成一个干菊花生产加工车间和一栋冷库,年产饮用菊花茶11吨,年产值约300万元。

“我们目前提供了就业岗位100多个,辐射带动周边400余户村民参与,每户年均增收达1.5万元。”谢小宝告诉记者,下一步,公司将持续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探索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路径,不断扩充品类,带动农民增收。

新庄村党总支书记邵正峰介绍,皖菊公司使用村衔接项目资金购置烘干设备、租用村集体土地建设厂房,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1.5万元;通过推行“公司+农户”订单式种植,带动400余户村民种植菊花,户均年增收1.5万元,实现双向奔“富”、多方共赢。

“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濉溪县印发实施方案,组织民营企业、行业商协会积极参与,畅通沟通渠道,实现部门与企业、部门与乡村、企业与乡村互联互通。该县通过对210个村梳理分类,结合资源禀赋、人口结构变化等情况综合分析,确定45个重点村开展村企对接,同时依据各村实际,落实产业帮扶项目,推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提升帮扶成效。

濉溪县围绕各镇乡村振兴定位,精准搭建村企联建、产销对接、投资兴业平台,狠抓产业培育、结构调整、企业带动,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发展。在产业培育方面,该县发挥土地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带动效应。在结构调整方面,该县充分挖掘采煤沉陷水面、土地等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特色种植、花卉苗木等现代农业,优化产业结构。

濉溪县还结合开展“回报家乡”专项行动,建立回乡投资兴业信息收集平台,积极对接项目。目前,全县共有41家企业参与“回报家乡”项目78个。通过抓好“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公益帮扶活动,2023年,濉溪县民营企业参与购买助农产品约160万元,16家民营企业捐资138.4万元帮助422名困难学子圆梦大学。

“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以来,参与到专项行动当中的民营企业达596家,实施项目659项,对接乡村195个,累计投入资金超26.2亿元,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濉溪样板。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