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确定20个城市(联合体)为首批城市,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获悉,合肥入选该名单。
3日,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首批试点城市名单。该名单上入选城市(联合体)共20个,北京、上海、重庆三个直辖市入选,此外还有内蒙古鄂尔多斯,辽宁沈阳,吉林长春,江苏南京、苏州、无锡,浙江杭州—桐乡—德清联合体,山东济南,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广东深圳等主要城市。其中,合肥市作为安徽省入选城市在列。
专家认为,“车路云一体化”是解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智慧交通的重要使能技术。应用试点名单的公布,将助推智能驾驶由小范围测试验证加速迈入规模化落地阶段,从而进一步加快高阶智能驾驶的普及应用和商业化进程。据媒体报道,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预测,203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元,“车路云一体化”相关市场规模超14万亿元。
近年来,安徽不断加大智能网联汽车及无人自动驾驶等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今年5月初,《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公众征集意见。截至目前,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进行道路测试与示范的车辆已达数百辆,建设了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合肥高铁南站、合肥骆岗公园等自动驾驶应用推广场景,市区已开放四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总里程双向超2000公里。此前,在2023年9月底举行的2023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上,合肥市正式发布《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全域开放方案》,成为全国首个核心区域全部开放的省会城市。目前,合肥市已有超50家新能源车企数据接入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涵盖超15万台车辆、超1500个车型。
从全省来看,今年5月28日,作为“投资安徽行”2024年主旨发布大会的系列活动,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融合发展会议在合肥举行,城市先行先试环节,合肥、芜湖、黄山分享相关建设方案。车路云“三位一体”环节,整车端,江淮集团、蔚来集团分享了整车厂在智能网联产业发展中的实践和作为;路侧端,中信科智联围绕合肥、芜湖等试点建设,针对性进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路径点评,省交控信息公司探讨了未来安徽智能网联产业发展对于智慧交通的需求;技术端,主线科技、瑞因凡智能科技、兆边科技、一径科技四家专注于企业智能网联领域的优秀企业围绕AI大模型赋能汽车产业、车路云一体化核心传感器产业集群建设等展示了行业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大会上,还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需求榜单”,涉及通信、感知、定位、决策规划、云边计算、云端工具六大攻关方向25个技术领域。同时,大会重磅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优秀场景和场景目录》,覆盖了公园、港口、物流、环卫、矿山、无人配送等生活生产常见场景。
工信部数据显示,全国目前共同建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开放测试道路32000余公里,发放测试牌照超7000张,测试里程超1.2亿公里。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研究显示,预计2025年、2030年“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为7295亿元、25825亿元。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