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女孩小芳(化名),她一年前出现了进食哽咽的情况,最近一个月,哽咽感明显加重,且进食后会伴随胸骨疼痛,日常还有食物返流的现象,偶尔还会呛咳。近日,安徽省儿童医院(复旦儿科安徽医院)儿童消化科门诊为女孩在食管开了“隧道”解决进食难题。据介绍,这是我省首例儿童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一年前,小芳出现了进食哽咽的情况,近期情况加重,短短一个月,小芳的体重下降了近10斤,奇怪的病症不仅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和学习,还给她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障碍。这令小芳的父母也十分焦虑担忧,在当地多次就医未明确诊断后,家人带她来到省儿童医院。该院消化科主任医师龙云在详细了解小芳情况后,对她进行了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儿童相对少见的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典型特征为吞咽后下食管括约肌松弛障碍和缺乏有效的推进性蠕动。”龙云介绍,其症状主要是吞咽困难、烧心、返流或呕吐、非心源性胸痛、吞咽痛,病程长的患儿有咳嗽、哮喘、慢性吸入性肺炎、声嘶或咽痛、体重下降等,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在向小芳妈妈详细解释病情后,妈妈迫切希望尽快彻底解决问题,让孩子能够早日回归正常生活和学习,专家组多次会诊、反复商讨,最终决定采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代替外科开胸手术,该技术效果更好,创伤小,恢复快,且体表无伤口,能够尽量满足家长需求。
在完善相关检查,该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马鹏飞成功完成了全省首例儿童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手术过程中,马鹏飞在小芳贲门上建立食管粘膜的隧道开口,向贲门方向逐步分离粘膜下与肌层至胃底,在内镜直视下切开食管周围环形、纵行肌肉,再使用金属夹封闭隧道入口,彻底解决其贲门流出道的梗阻,缓解吞咽障碍。
术后第四天小芳就可以经口进食,整个住院过程仅一周。目前,小芳已痊愈出院。
(朱大为 黄晔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