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夜间开始,合肥强降雨“返场”。面对强降雨模式,合肥市城管系统迅速启动防汛排涝应急预案。从当天夜间至11日8时,合肥市城管系统共出动环卫工人和执法队员15351人次,出动车辆1119台次,落实收水口巡查8876人次,排查清理收水口15270个,推水清淤积水点496处,排查处置安全隐患79个。
暴雨预警“未眠夜”,动态巡查易涝点
7月10日夜间,包河环卫13个应急小组200余人进入第二个“未眠夜”,暴雨预警下,大家时刻关注降雨量。
对于前期降雨时梳理出的易积水路段和下水井口,包河环卫实行“包路段到人”“包井到人”,值守人员一人一车坚守,时刻关注路面排水情况,轻微积水及时处置,积水严重时以车辆警示过往行人及交通,并及时上报,协同相关部门开展排水作业。其他应急人员则在各路段各区域实行定段、定时、定人巡查机制,对于积水路段及时处置,全力保障城市道路通畅。
针对老城区老旧小区较多、地势相对低洼的特点,包河区城管局党委组织同安、包公、芜湖路、淝河、望湖、骆岗、大圩等街镇大社区城管部对辖区淝河大堤堤坝、水域周界和关键部位进行巡查,同时对危险边坡、低洼易涝点、老旧房屋等区域进行重点关注,高度警惕因强降雨引发积涝、崩塌等灾害。
面对强降雨模式,瑶海城管迅速启动防汛排涝应急预案。7月11日上午9点10分,瑶海区城管局环卫应急人员在郎溪路与临泉东路交口,及时打开雨水井进行疏通清淘,加速排水。同时,城管队员对辖区易涝点动态巡查,清理雨水井,设置预警装置,提醒周边人行车辆避险。
雨势减小,积水退却后,瑶海区城管环卫人员组织道路冲洗车、高压水枪、洗扫车对主次干道进行机械化强洗、二次冲洗和深度保洁联合作业,全面彻底清除路面泥土、积垢,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路面整洁与顺畅。
积水淹到小腿肚,徒手清掏排水口
7月11日清晨7点半左右,雨势正大,肥西路在强降雨下短时间内形成积水路面,漫过了道牙砖,现场庐阳区城管局局长朱先锋带领执法队员,配合交警立即做好警示措施,并趟入漫到小腿肚的积水中,徒手将垃圾掏出,及时打开排水口,确保排水畅通。30分钟后,城管队员便完成该积水路段排水,恢复正常交通。
在淮河西路上,环卫工人利用扫帚将窨井口的淤泥和断落的树枝等一一清理出来,还不时俯下身子查看里面是否还有其它异物,助力积水清理。负责该班组的环卫班长介绍道,由于长时间强降雨,加上城市地下水管网口较小,该道路出现较深积水。
此外界首路、义井路、凤淮路等路段地势较低,属于易积水路段,环卫工人们采取先集中人力处理大片坑洼积水,再分段处理小范围积水的办法,对由于道路低洼等原因造成的积水问题,进行推水作业,保障雨后路面无大面积积水。待雨势减弱后有序开展人工路面巡回保洁,清除淤泥、清扫积水、清理断枝落叶,尽快恢复道路清洁,消除安全隐患。
面包车雨中被困,城管冒雨推车
7月11日上午11时10分,当庐阳城管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吴俊巡查至庐阳区电厂路与防汛路交口时,发现一辆面包车陷在积水之中,车轮深深卡在槽口,积水已悄然漫过了车胎。车辆处于低洼路段,积水逐渐上涨,若不及时驶出则车辆可能会直接受损。
车主坐在车内,脸上写满了焦急与无奈,只能静待救援的到来。吴俊见状,迅速组织现场执法队员上前,试图合力将面包车推出积水。然而,湿滑的地面让车轮失去了抓地力,任凭他们如何努力,面包车也只是在原地打滑,无法动弹。
“我们首先安抚了车主的情绪,告诉他保持冷静。”吴俊一边询问过往车辆是否有牵引绳等救援工具,一边拉起了警戒线,指挥过往车辆有序掉头,确保现场的安全与秩序。
在众人焦急等待之际,一位市民驾车经过此处,见状立即停车,从车内取出了牵引绳。在市民和执法队员们的奋力推动下,面包车终于缓缓驶出了积水区域。当车辆重新稳稳地停靠在路边时,车主对执法队员和帮助他的市民表示感谢。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通讯员 肖倩 米雁 童宗耀 张琪琪 毛娴静 丁勤 陈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