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我从农村到宝城安居乐业,每步每个脚印都引起你们的关注。有许多事我们都没想到的,你们都给办了。孩子上学有困难,总有你们去解决;家里有人因病住院,你们亲自或找人带慰问金和礼品去医院看望问候……”这是5年前,宣城市宣州区鳌峰街道宝城社区珍珠塘小区张铭钊老人在临终前,给居委会留下的一封信。
“老人去世了,但这封信我时不时就拿出来看看,给我人生温暖和鼓励,让我工作更有动力。”宝城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赵玉莲说,这份饱含情谊的书信,值得她一直珍藏。
30多年如一日,奉献青春在社区
“时间真快,这一下都30多年了,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今年54岁的赵玉莲笑着说,19岁开始,她就当了一名社区工作者。30多年如一日,她始终扎根在基层,奉献在社区。
“从稚气到成熟、从微弱到强劲,其实没啥秘诀,总结起来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炼’出来的。”她说,“用心用情用时间,去倾听、去理解、去服务和奉献,才能赢得居民的真心真情相处。”
炎炎夏日,连日高温,环卫工人在街头巷尾冒酷暑坚守,赵玉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日前,她同巾帼志愿者们一道,为环卫工人精心准备了防暑降温大礼包,开展了慰问环卫工人活动,送清凉,暖民心。“只要环卫工人热了、累了、渴了,可随时来咱们宝城社区休息、添水。”
“多学、多听、多问、多观察、多回复”,赵玉莲说,在学习上,自己永远甘当小学生。“多听,就是耐心听取每个意见和建议;多记,就是凡事不仅用脑记、用心记,还要记在随带的小笔记本上,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去接受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问、多观察,多回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集到群众反映的问题、真正去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
30多年间,赵玉莲写下了几万条民情日记,里面记着要为居民们办的事,要为群众解决的难题,也记着她基层工作的经历与感悟,承载着她辛劳而丰满的人生。
“对居民群众的困难疾苦多关心,对居民群众的情绪和牢骚要少抱怨、少计较。”她说,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去看待问题、接受问题、处理问题、办好事情。
“五心”志愿服务队,凝聚治理“大合力”
每个周二,赵玉莲都会带着志愿服务队,来到社区居民方文兰老人的家中,关心问候、检查身体健康状况,还帮忙打扫卫生。
周一宣传垃圾分类,周二邻居上门互助,周三走访空巢老人,周四帮扶困难群体,周五安全巡查……赵玉莲说,针对社区60岁以上困难老人、空巢老人、特扶老人等群体,她和大家一道,常态化开展“幸福来敲门”等志愿服务。
以组建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以建强用好党群服务中心为抓手,宝城社区组织社区干部+党员、共青团+热心居民、老年委+“五老”同志、妇联执委+热心妇女、基干民兵+退役军人,组建了分别命名为红心、同心、暖心、贴心、安心的“五心”五支志愿服务队,聚力开展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服务活动。
“我作为社区班子的‘领头羊’,也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所以处处起表率作用,定出的制度先执行,分工的工作先完成,用压担子、交任务、传方法的办法,让班子中每个成员都能有作为、有担当、有贡献。”赵玉莲说。
在赵玉莲的带领下,宝城社区居委会以“小网格”凝聚治理“大合力”,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小区党员+群众”五级联动“红色网格”,推动资源要素下沉党建网格,着力壮大网格员、楼栋长队伍,引导307名社区党员活跃在网格上、楼栋间,形成有党员问事、管事、干事的好格局,打通了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宝城社区是个较大的城市社区,社区中老旧小区占70%以上。赵玉莲告诉记者,社区内的法制路居民自拆自建房屋,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用时间换空间,前后历经10年,跑断腿,磨破嘴,最终把十几户破乱的平房拆除改建成幢楼,不仅为居民改变了居住环境,也打通了法制路的肠梗阻“老大难”。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