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多种风格民宿 解锁避暑纳凉新玩法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4-07-25 11:44:08

随着盛夏的酷热逐渐蔓延,许多人开始寻找避暑胜地,逃离城市的喧嚣与高温。在安徽的青山绿水间,隐藏着众多风格各异的民宿,这些民宿不仅提供了清凉的住宿环境,还融合了当地的文化与自然景观,让游客在享受清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乡村风情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不少游客夏日出行旅游的首选。

QQ截图20240725105511.png

暑胜地 漂流戏水清凉一“夏”

“热得只想往山里跑,山里的民宿很抢手,周末不提前订还很难订到。”汪先生一家是从杭州出发自驾到宣城,住进山里的民宿“避暑”游玩。他告诉记者,连续三年夏天他都会抽时间带父母孩子到宣城山里来住两天,一方面是山里“凉快”入住民宿吃点土菜看看风景很是惬意,另一方面宣城有许多可以漂流玩水以及一些风景秀丽的景点,很适合全家出行游玩。

汪先生所入住的泾县桃花潭风景区,人文气息浓厚,跟着诗仙李白的足迹,行走在万村老街,卵石铺路,巷子幽深,一下将人拉入古人的山水画卷中。记者走访发现,相较于泾县县城的商业酒店,山里的民宿更加受到游客的喜爱。山间民宿的主人通常都是当地居民,他们会根据游客的需求和喜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推荐周边的美食、景点和特色活动,为游客准备地道的农家菜,让游客品尝到最纯粹的山野味道。

桃潭缘民宿的主人“许姐”就是地地道道的泾县桃花潭镇本地人,到了夏天就到了他们民宿最忙碌的时候,每天都有不少游客来山里“避暑”,“许姐”就成了游客的旅游“管家”,“游客来到我们桃花潭,我就想把我们的好山好水推荐给他,夏天游客大多都喜欢去桃花潭坐竹筏,到皖南大峡谷漂流,等他们玩累了回到民宿就可以吃我做的地道山野美食。”许姐告诉记者,她所准备的农家菜是地道山里的土菜,自己种的菜,养的鸡,同时在她的民宿里还收藏陈列了许多明清时期的老物件,极具历史感,令许多游客流连忘返。

QQ截图20240725105536.png

徽派古韵 感受徽风皖韵

 在安徽的山水间还藏着许多徽派建筑风格的民宿,徽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徽派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马头墙、木雕、石雕等元素,展现了徽州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入住绿水青山之间的徽派建筑风格民宿,沉浸式感受徽风皖韵,成为不少游客夏日旅行的热门选择。

在安徽南部的一座千年古村落——绩溪县瀛洲镇仁里村,这里依山傍水,文化积淀深厚,保存着大量的元、明及清代的建筑,漫步于此,仿佛穿越千年行走在“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我们皖南有很多徽州古民居韵味十足,我们的民宿就是由徽派古建筑改造而成。”姚海丽是仁里69号民宿的负责人,她介绍,古宅曾经的主人曾在此办过私塾,为了更好地保护徽州传统古民居,遵循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思诚书院·仁里69号民宿“焕新”迎客,“我们想让住在这里的游客了解徽州文化,爱上徽派建筑。”

在皖南的另一片山水之间有一家同样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红居民宿,吸引了大量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游客。民宿的外观保留了徽派建筑的传统元素,如马头墙、小青瓦等,而内部则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和装饰。在炎炎夏日,住进山里的徽派建筑民宿,前方是小桥流水的诗意风光,后方则是青山环绕的静谧景象。民宿内部装修精致典雅,砖雕、木雕、石雕等工艺的运用,以及古色古香的家具和雕花平床,让游客仿佛穿越回了古代,与千年古徽州对话。

QQ截图20240725105606.png

互动体验  非遗研学解锁民宿新玩法

记者走访了解到,在暑期民宿预订中,亲子游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许多家庭选择将孩子带到山里民宿,通过参与农耕体验、非遗文化学习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增长知识,体验生活。

在黄山黟县宏村镇的墨野民宿内,一群小朋友正围着民宿管家申易鑫观看徽墨制作,紧接着,他们还能在民宿里看到特色的非遗表演打铁花,这是墨野民宿每晚向入住游客免费开放的非遗体验。墨野民宿共有18间客房,其中16间以禾、乔、椿、芷、篱、茴等植物命名,剩下两间则名为墨、野。申易鑫告诉记者,他们的民宿客人主要以亲子游为主,很多游客带孩子特意来体验非遗文化的研学,不仅可以住进环境优美的民宿还可以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成为不少家长带孩子出行挑选民宿的优选。

“住进山里的民宿,相对来说既凉爽又可以让孩子亲近自然,同时安徽有许多民宿还有研学体验,酷热的季节可以不出民宿便可以带孩子上一堂别开生面的非遗体验课。”在六安霍山的一家民宿里,张女士的女儿正在体验徽茶的制作技艺。

如今,安徽的民宿更加注重互动体验。在黄山的许多民宿中,游客可以亲手体验徽州竹雕的制作过程,感受竹材在匠人手中变幻出各种精美图案的神奇;在宣城的一些民宿里,游客则可以学习宣纸的制作技艺,了解这项传承千年的造纸工艺背后的故事……在安徽的许多民宿中,非遗文化已经成为了新的灵魂。这些民宿通过邀请非遗传承人入驻、设置非遗体验区、举办非遗文化活动等方式,让游客在住宿的同时,能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