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经济”带来好“钱”景
来源: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4-08-02 09:50:12

盛夏时节,黄桃迎来了丰收季。在位于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的一处黄桃种植基地,满园的桃树郁郁葱葱,黄里透红的桃子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在果林中,忙着采摘、分拣、筛选、装箱,将桃子发往全国各地。

“最近几个月是果园最忙的时候,工人们每天都在基地忙着采摘和打包水果。”章广镇超跃农场负责人吴起超告诉记者,该农场的果园共200多亩地,所产的精品水果主要销往上海、浙江、福建厦门等地,一天交易量在2.5吨,日用工量80多人,“按照今年的行情,一亩地能挣约1.5万元”。

目前,该农场种植了20多个优质蟠桃品种,采用套袋、地膜覆盖、滴灌等技术,按绿色农产品标准生产,禁用除草剂,配合机械化割草等措施,保证了蟠桃产品的品质。

“农场还与多家商超达成稳定合作,通过线上直播带货,全年销售额100多万元。”吴起超说。

在章广镇孟洼村的一处桃园,黄桃硕大圆润、金黄水灵。让人想象不到的是,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

为了盘活荒山资源,孟洼村与专业合作社合作,进行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管理、品牌化发展,以“桃”产业链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当地桃农李敏今年在60余亩桃园里种了黄金蜜1号、锦绣2号、蟠桃等品种,仅蟠桃的亩产就达到近2000斤,采摘后直接拉到菜场或超市进行销售。“这几天特别忙,我一场抖音直播下来就能收获几十份订单。还得抽出时间当一名客服,接待朋友圈的订单客户。”李敏说。

章广镇地处江淮分水岭,岭上光线充足,昼夜温差大,而且还有独特的麦饭石土壤,十分适宜种植黄桃。近年来,章广镇始终坚持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全力做活“桃经济”,使桃产业成为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生态富民产业。

章广镇党委书记张传喜表示,章广镇在引导桃农种好桃,打响特色农业品牌的同时,还秉持着“以农促旅、以旅带农、农旅交融”的理念,大力发展以旅游观光、生态采摘为特色的休闲观光高效农业,推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助力乡村振兴。

■ 本报记者 许昊杰 本报通讯员 董 超 杜陈陈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