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大黄山”成自驾游热门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4-08-19 09:07:48

这个暑假,自驾游成为了广大游客出门游玩的热门选择,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暑假,带上全家老小自驾游玩。8月上旬,记者走访发现,包含黄山、池州、安庆、宣城4市28个县(市、区)的“大黄山”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自驾游爱好者的首选之地,吸引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自驾游玩,纵览皖山皖水,尽览徽风皖韵。

宣城S346荆白路穿越古今纵览徽州文化

驱车踏上宣城绩溪S346荆白路,巉岩峭壁,飞瀑流泉,通天石梯直入云端,来往游客在“江南第一关隘”“摩崖石刻”等景点打卡拍照……这条修建在岩壁上的古道就是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齐名的第三条著名古道——徽杭古道。远望群山连绵,仿佛可以感受古人在崇山峻岭间开凿这条“超级工程”的勇气和智慧。

“在我刚工作的时候,来徽杭古道的游客,大部分都是县里的,2010年前后,省内驴友开始多了,现在江浙沪的游客比例增长得很快,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有。”汪帮华是土生土长的绩溪人,工作后成为徽杭古道景区的一名管理人员,亲眼见证了徽杭古道的变化。据他介绍,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徽杭古道游客接待量持续增加,每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四万人,其中绝大部分客流来自苏浙沪,旅游收入超过2000万元。

黄山呈灵潜旅游公路

名山秀水一路风景

呈灵潜旅游公路全长20.5公里,如同一条精美的项链,将呈坎、灵山、潜口等景点串联成一个环。“游客大多是自驾来到这里,不仅吃喝玩乐还会特意来购买灵山村的贡米、西瓜、竹编、酒酿等特产,基本上是供不应求。”呈坎镇副镇长詹九洲告诉记者,随着呈灵潜旅游公路的建成通车,灵山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灵山旅游度假区项目的启动建设,更是为灵山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詹九洲介绍说,呈灵潜旅游公路自驾游的旅客越来越多,沿线民宿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呈灵潜旅游公路沿线的呈坎村举例,最初只有10多家民宿,近两年快速发展,现在已达到90多家,而那些高端民宿,一年的收入都在一二百万元。

池州秋浦仙境旅游风景道开启富硒养生之旅

池州秋浦仙境旅游风景道以其独特的富硒资源而闻名遐迩。石台县作为中国三大天然富硒地之一,其含硒区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9.7%。这里不仅风光秀美,而且土壤富含硒元素,为游客带来了一场独特的健康之旅。

池州市石台县“秋浦仙境”旅游风景道起自矶滩县界,沿国道G237一路往南,在石台县城转至省道S473,经大演乡,至仙寓镇,最后达到源头李村,全程54公里,车行耗时1小时15分。驱车行驶在风景道上,许多游客都是慕名前往“中国富硒第一村”——大山村。“我们大山村里的民宿在暑假基本都需要提前预订,很多省内以及江浙沪的游客结伴而行,一住就是半个月。”大山村村支书王自建告诉记者,这两年自驾到大山村的游客逐年递增,伴随着民宿农家乐也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全村共有农家乐179家(含祁门县叶家37家),拥有床位3867张。同时,今年6月,仙寓山景区内一座以康养为主题、拥有124间客房的瑞昶硒渚酒店正式开门营业,据酒店负责人熊飞介绍,7月下旬到目前,酒店基本客满,绝大多数客人都是自驾而来的散客。

安庆马畈产业路

乡村旅游连接“诗与远方”

路过田野和树林,遇见村居和民宿,行驶在安庆市岳西县石关乡马畈产业路,一路风景一路畅行。“开车带家人行驶在路上,摇下车窗感受山间清凉的风,道路两旁是看不尽的绿色,养眼又养心。”从江苏自驾至石关乡马畈村的游客马先生告诉记者,一直听说石关乡很凉快,自驾也很方便就带着全家来避暑。

马畈产业路于2022年9月建成投用,全长近7公里。道路建成以后,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马畈村大力发展乡村民宿旅游,以村集体为主导实施了一宅两院、观光茶园、茭香田园等乡村农旅项目。

如今,马畈村从往日的穷乡僻壤蝶变成了“诗与远方”的故乡,形成了“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松、冬滑雪”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格局喜迎各地游客。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