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我在博物馆画文物”入围国家推介案例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4-08-19 15:56:11

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亳州市博物馆《展教研文四位一体构建“画文物”共享模式》获评入围案例,成为安徽省唯一入选案例。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了解到,作为精心打造的集展览、教育、研学、文创四位一体的文化共享品牌,“我在博物馆画文物”全省青少年绘画大展建立了以展促教、以教带研、以研扬文、以文拓产的创新共享模式,成为一张“让文物活起来”的安徽文化名片。

微信图片_20240819145023.png

亳,见于甲骨卜辞。亳州自商成汤王建都以来,已经有了3700多年的建都史。而“背靠”亳州厚重历史建起来的亳州市博物馆,陈列着4000多件文物,“诉说”着亳州昨日的辉煌,也见证着亳州今天的发展。亳州市博物馆馆长吴磊介绍,为主动盘活用好文物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让文物事业可知可感可见,亳州市博物馆自2016年起,连续5年举办“我在博物馆画文物”亳州市青少年儿童绘画大赛,成为全市举办时间长、参赛人数多、知名度高的青少年书画赛事。2021年,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的支持下,该品牌升级为“我在博物馆画文物”全省青少年绘画大展,成为安徽省“百万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2021—2023年,全省16个市有近4万名青少年报送作品参展,评选出获奖作品1300余幅。全省博物馆累计举办画文物作品专题展览近百场,近百万人次观展。

近期,“我在博物馆画文物”全省青少年绘画大展2024年启动暨2023年颁奖活动在亳州市成功举办。据介绍,2023年度,“我在博物馆画文物”全省青少年绘画大展吸引了近万名青少年报送作品参赛,其中还有外籍在皖学生参加。亳州市博物馆呈现了2023年的绘画大展成果,展出的478幅获奖作品中,一件件珍贵文物在孩子们的画笔下有了全新的模样,充满童心、童趣,展现了安徽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在颁奖现场,获奖学生侯雨菡表示, 5岁时第一次参加“我在博物馆画文物”市级比赛,2023年已经是她第八次参赛。第一次获奖之后,她就报名成为了博物馆的“小小志愿者”。“‘画文物’一直陪伴我成长,为我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历史长河中翱翔。”

微信图片_20240819145035.png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了解到,本次大展在亳州市博物馆首展后,还将拉开巡展大幕。亳州市博物馆突破传统展览模式,积极活化展览展示,策划各市级博物馆初选作品临展、全省各级博物馆及沪苏浙有关博物馆获奖作品巡展并编撰获奖作品集,着重将展览下沉到县区级中小型博物馆,积极打造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博物馆合作共赢发展模式。此外,利用“文物+互联网”模式,推出“我在博物馆画文物”VR云展览、文物短视频、云讲解等,有效拓宽展览展示平台。

此外,亳州市博物馆鼓励各文博单位联合各级教育局、关工委、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主动对接中小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广泛开展“百万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扩大活动参与面和影响力;推出免费参观、免费导览、免费教育的“三免服务”,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激发青少年“画文物”的创作灵感。为帮助指导参赛选手更好地把握创作立意、形式美感等绘画方面的技巧,亳州市博物馆积极开展“我在博物馆画文物”写生活动实地培训。

“我在博物馆画文物”还有了自己的表情包。今年,全省博物馆系统将馆藏精品文物与网络流行语、城市谐音梗配对,统一策划、统一制作、统一发布“我在博物馆画文物”品牌表情包。这套表情包融合全省参与活动的博物馆馆藏文物元素,以汉代文化元素设计人物基础形象,巧用网络流行日常用语、城市谐音梗,创新研发出24个动态表情,引导青少年乃至更广泛的社会公众了解到文物背后的历史脉络以及文化内涵,让严肃的文物有了温度,拓宽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新视野。

“我在博物馆画文物”的影响已经走出了博物馆。为扩大“我在博物馆画文物”文化品牌影响,大展组委会推出“获奖选手免费畅游亳州”活动,获奖选手及家人可以免费畅游亳州市花戏楼景区、曹操地下运兵道景区等10个旅游景区。促进绘画大展与旅游消费有机融合,鼓励游客在各媒体平台参与话题互动,亳州还配套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实现赏非遗、品美食,享受游、购、娱的综合体验。 

(通讯员 李伟丽  汪超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