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人大行】滁州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乡全覆盖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4-09-04 17:16:35

人大代表无记名投票,通过差额票决,以“民声”定“民生”。记者9月3日随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市县人大行”集中采访调研活动在滁州市了解到,滁州在全省率先实现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市县乡全覆盖,形成了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的票决制模式。

代表群众心连心,听“民声”定“民生”

“现在小区电动车停车棚太少了,充电桩也少,居民停车、充电很不方便,希望可以尽快解决。”9月3日,在滁州市南谯区龙蟠街道居民议事亭,居民钱大云正在向南谯区人大代表金爱凤诉说自己的“烦心事”。

“我们会认真调研您反映的情况,建议将非机动车棚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实事,纳入到小区提升改造项目中。”金爱凤认真记录,并当场答复,给钱大云吃下了“定心丸”。

龙蟠街道是南谯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区率先建设的两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民主实践中心之一,而居民议事亭则是滁州市不断创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缩影。

“各级人大代表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各类民生需求,原汁原味反馈给政府,真正以‘民声’定‘民生’。”滁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图强表示。

记者从滁州市人大常委会了解到,滁州市建成10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中心,设立“民声邮筒”,组织人大代表体系化、规范化、集成化、常态化、实效化进中心、入站点。通过深化“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今年上半年各级人大代表共提出10231件建议,交办7929件,办结7003件,切实推动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

无记名差额票决,选出民生实事项目

今年1月召开的滁州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大会上,参会的372名滁州市人大代表对市政府提交的12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进行无记名投票,差额票选出10件滁州市人民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此前,滁州市202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共征集到线索68条,涉及住房、养老、医疗、教育、公共服务、公共交通、饮水安全等民生领域。

滁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图强介绍说,票决时,代表对政府提交的候选项目,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完全凭个人意愿进行无记名投票,以差额方式表决,票决结果在大会上当场公布,并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

据了解,早在2018年,滁州市就已经开始试点票决制。2021年明确形成“公众广泛参与意见征集、代表票决立项、政府组织实施、人大代表和群众合力监督助推的工作机制”,并将票决制列入滁州市改革重点任务。

2022-2023年,滁州市每个县市区每年经本级人代会顺利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数均在80~100件间,票决项目主要集中在乡村道路、人居环境、城镇建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养老等方面。

民生实事确定了,如何保证实施效果?“年初问安排,年中问进度,年底问结果,我们运用‘三问’监督机制全过程问效。”王图强表示,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都开展了项目办理效果满意度测评,将测评结果向同级党委汇报、在人代会上向代表报告,向人民群众交卷。

票决制的探索与实践,使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在滁州具体地、现实地得以彰显。近年来,滁州市8个县(市、区)、116个乡镇(街道)共票决产生2000多个民生实事项目,仅2023年各县(市、区)本级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实际投入27.40亿元,惠及群众累计265.9万人。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文/摄)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