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检查无误,现在开始送电!”9月3日晚8点,在重庆市永川区双石镇东大街,国网合肥供电公司一辆移动电源车并网接入10千伏架空线路并成功送电,确保用电高峰时段周边居民小区等重点场所更可靠电力供应。自8月30日以来,该公司援渝两台移动电源车已在当地连续发电5天,发电量超13000千瓦时。
近段时间,重庆市高温持续,当地用电负荷不断攀升。为提升重庆电网保障能力,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四省电力公司落实国家电网公司部署,调配50台移动电源车于8月30日下午陆续抵渝,在负荷尖峰时段并网运行,减轻设备压力,提升当地保供能力。
“我们安徽省从16个地市公司调配了20台移动电源车,集合60位人员组成保电队伍,是四个省市队伍中规模最大的。”国网安徽电力保电队队员张作盛介绍,8月28日晚间20点从合肥正式出发,历经20多小时驾驶时间,于29日下午安全抵达1300多公里之外的重庆市。
简单休整之后,张作盛和陈卓然等同事们于8月30日上午与重庆永川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汇合,最短时间内制定了移动电源车的接入方案。8月30日晚19时41分,通过1个多小时的不停电作业,合肥供电公司两台2000千瓦容量的移动电源车分别成功接入重庆市永川区、荣昌区的10千伏线路和环网柜。20多分钟试运行后,应急发电车正式并网发电。
据张作盛介绍,一进入重庆市,他们就感到了“热辣滚烫”,与合肥地区同时段气候明显不同。连日来,重庆市最高气温超40摄氏度,晚间至凌晨时分仍旧有近35摄氏度的高温,因此电网晚高峰时段电力负荷较大。“移动电源车并网接入当地电网之后,减轻了电力设备和线路的运行压力,防止设备出现过热情况,使得区域供电更加安全可靠。”张作盛说。
根据区域负荷变化情况,合肥供电公司两台移动电源车的每天保供时间定为晚间8点至次日凌晨2点左右。在此期间,张作盛和同事们全过程密切关注移动电源车的输出功率、水温、线路电压、油量等变化情况,防止出现机组发热或停机等情况。
在重庆的几天里,每次高温、高强度的工作完成后,所有人全身工作服全部湿透,加上夜间蚊虫的叮咬,这种滋味可不好受。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张作盛觉得收获更大,当地不少市民看到来自安徽的车牌,主动上前来表示感谢,这让他们觉得特别暖心。
截至9月4日上午,合肥供电公司两台移动电源车在重庆市累计运行超15个小时,发电量约13000千瓦时,相当于600多个普通家庭日均用电量总和。根据天气预报,重庆市的高温还将持续,安徽电力保电队伍将继续坚守现场,为重点场所和市民提供可靠应急电源,确保平稳电力供应。
(李岩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