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共抽调环境执法人员300余人次,对全省38个化工园区开展全覆盖现场监督帮扶。9月10日,记者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截至今年8月30日,27个存在环境管理问题的园区,已整改完成12个,另外15个正在有序推进整改,本次行动解决了一批化工园区及企业突出环境问题和风险隐患,提升了园区环境管理水平及环境应急处置能力。
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也是环境保护重点监管行业。2022年1月,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化工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指出沿江化工产业发展水平不够高、部分化工企业环保安全设施不完善,化工污染治理仍需加大力度。2022年5月,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编制《安徽省“十四五”化工污染治理实施方案》,部署开展了化工园区“绿色提升行动”,对全省化工园区及园内企业开展一次“全面体检”。
“2023年12月4日至2024年1月26日,共抽调省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301人次,对全省36个化工园区及园内944家企业开展全覆盖现场监督帮扶。”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罗宏介绍,我省38个化工园区,黄山歙县及徽州化工园区已于2023年10月组织开展了专项监督帮扶。
通过现场帮扶,共发现27个园区、694家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园区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雨污分流不彻底、未建设园区事故应急池、未按要求及时开展规划环评跟踪评价、未按要求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等;企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未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及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三同时”手续、未规范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等方面。
截至2024年8月30日,27个存在环境管理问题的园区,已整改完成12个,另外15个正在有序推进整改;694家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已整改完成671家。
罗宏介绍,在开展化工园区“绿色提升行动”的同时,我省对证照手续不全、未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或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的“散乱污”企业进行常态化摸排,滚动建立管理台账,限期完成清理整治。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