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博物馆项目迎来国家级观摩团,明年9月竣工交付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4-09-25 23:09:42

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刚落下帷幕,9月24日至25日,为期两天的第二届智能建造与数字化转型技术发展论坛暨项目观摩会在合肥召开,合肥市重点建设项目——合肥市博物馆成为本次盛会的焦点,迎接“国家级观摩团”的现场观摩。

聚焦合肥市博物馆项目,感受“合肥建设故事”

活动期间,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江欢成在内的500余名全国各省市建筑行业专家同仁聚焦新型城市建设,共同探讨数字时代建筑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技术,以数质融合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卓越工程师、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叶浩文在采访中表示,作为全国24个“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之一,合肥试点成效突出,近日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表扬。合肥市博物馆项目作为重点建设项目,是绿色建造和智能建造的一个典型工程。

论坛现场

“本次全国性的建筑业盛会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建设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智能建造赋能城市发展,大力推进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形成建设领域新质生产力。”承办方之一的中建四局相关负责人马义俊介绍说。

在观摩环节,专家学者们走进合肥市博物馆建设现场,亲身观摩绿色建造与智能建造的最新发展成果,深度感知高质量发展的“合肥建设故事”。

据了解,此次观摩的合肥市博物馆项目,承建单位以“1个平台+1种模式+5项技术”为亮点,以企业自主研发的数字建造管控平台为载体,将智能物联网设备、工程技术、项目管理进行全面的融合,是合肥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安徽省“四个工地”试点项目。

项目推进迅速,明年9月竣工交付

坐落于南淝河之滨的合肥市博物馆整体造型呈一艘钢铁帆船乘风破浪之势,项目采用三重叠落式马头墙空间体系,高、中、低三区屋面依次向东叠落,象征历史之书、时代之舟、未来之帆。中建四局六公司合肥市博物馆项目总工程师陈龙介绍,该项目玻璃幕墙采用231根大跨度片状精致钢桁架作为龙骨,单根最长38米、最重12吨。承建方大量采用智能建造技术提升管理效能、创新管理模式,探索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建设中的合肥市博物馆

合肥市博物馆的游客服务中心整体呈蛋壳形,由730块5毫米厚的6K镜面不锈钢板组成,每块不锈钢板弧度和曲率均不同,承建方制定具体的智能建造施工方案,以达到镜面不锈钢精准就位、无缝拼接,从不同角度望去,表面积1750平方米的镜面巧妙地捕捉周围环境的光影,犹如“淝河之眼”,见证着合肥历史流转,达到自然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景观效果。

据悉,位于合肥东部新中心的合肥市博物馆,占地约56亩,总建筑面积达5.48万平方米。这座合肥市首个综合性博物馆,秉持“人本、文化、绿色、智慧”的理念,满足合肥历史文物收藏、展陈需求,推动合肥文化传承和文旅事业发展。目前,这一以绿色建造、智能建造为特色的项目推进迅速,“天际相拥·淝水环抱”的建筑形态已初现雏形,预计明年9月竣工交付。

(通讯员 张震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