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安徽银行机构精心推出适老化服务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4-10-13 18:49:46

科技进步让支付更加便利,为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到支付便捷,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积极践行“支付为民”理念,携手全省银行机构全面优化适老化支付服务,充分以适老化服务“小切口”,做实做细养老金融“文章”。

提升支付政策知晓度

在亳州,重阳节当天,蒙城湖商银行漆园支行开展“金融适老,爱心义剪”活动,邀请多位理发师志愿者携带理发工具和印有“小皖”形象的金融知识宣传资料,走进市区老年大学、养老院为老年人提供免费的理发服务。考虑到老年人的视力和理解能力,宣传册采用了大字体和简洁明了的图文版,通过解答咨询、“拉家常”等方式,与老年人一起话反诈、唠安全,将反诈知识“种”进其心田中,使安全防范意识“植”入其脑海里。同时面对面向老年人耐心讲解手机银行功能及操作、帮助其完成移动支付平台验证、绑卡等。活动期间,共进老年大学、养老院12所,授课12堂,发放各类宣传物料1000余份。

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各银行机构将金融知识宣传与传统文化节日相结合,开展元宵节猜灯谜送福袋、三八节答题送鲜花、端午节分享防诈技巧赠香囊、重阳节情暖银龄献爱心等活动,以老年人群体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在普及知识的同时,为老年生活增添温暖与欢乐。同时,运用多媒体开展线上宣传,创新采用老年人群体喜闻乐见的“微情景剧”形式,制作养老反诈宣传教育视频《守住养老钱 幸福享晚年》,将养老反诈“大道理”转化为养老日常“小故事”,生动揭露了养老诈骗惯用套路和手法。针对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开展“小皖乡村行”专题宣传活动,通过进老年大学送知识、进养老院送安全、进农村送服务、进社区送政策、进家庭送爱心“五进五送”形式,切实增强老年群体的金融素养。

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在安庆市,招商银行针对当地老年大学存在的缴费难、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多方协调联动,在该行总行推出的“校园缴费”系统基础上,对相应模块进行调整优化,打造了适用于老年大学的个性化线上报名缴费系统。该系统为老年学员提供了线上缴费、学科报名、课程信息发布等系列服务,有效缓解了传统收费模式下资金不安全、管理效率低的问题,得到了校方和老年学员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为601位老年大学学员提供线上缴费服务,交易笔数1042笔,交易金额9.82万元。

据介绍,为了让老年人更好地使用便捷支付,全省银行机构对服务机具进行适老化改造,在银行网点的硬件设施上,增加大字视角、语音提示等,提供24小时专席客服服务、优先排队叫号功能。截至9月末,全省已完成适老化改造的智能服务终端达1.27万台,占比达95%。同时,全省银行提供零钱兑换特色服务,强化“现金兜底”作用,在老年人群体居住较多的社区银行网点,增加硬币纸币兑换一体机布放,设置“零钱包”兑换窗口,提供标准化、定制化零钱包服务,充分满足老年人现金支付需求。

此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相关银行通过移动业务平台、手机银行等,将银行柜台“搬”到老年客户家中,解决老年客户办业务难题。前三个季度,全省各银行机构累计向老年群体提供上门或远程服务3.4万余次,服务对象约5.65万人次。

打造适老特色银行网点

国庆节假日期间,美籍华人赵阿姨来到南洋银行合肥分行网点,咨询开户和存款汇款事宜。因为常年居住美国,赵阿姨中文已显生疏,在老年客户专区,银行指定专人耐心了解她的需求,及时提供专业解答。隔日,赵阿姨再次来到网点,带来相关资料准备开户和存入美金。业务办理完成后,赵阿姨激动地说:“你们的热情细致的服务让我感动,我一定要把你们推荐给回国的华侨老乡”。

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银行以“长春花”适老化品牌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适老化支付服务特色银行网点建设,在地段选择、软硬件设施、服务方式、人文关怀等各方面充分考虑老年人实际需求,打造适老化支付服务特色银行网点,统一品牌名称、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文化内涵,把提升老年人支付服务便利化工作做精、做优、做到位。截至9月末,全省提供适老化支付服务的银行网点数达8100家以上,基本实现了银行网点全覆盖;老年人优先服务窗口、保留存折服务窗口分别达到8500和1.4万个以上,建成“长春花”适老化支付特色银行网点1640家。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通讯员 梁丰)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