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装12万余元现金,叫网约车投送给骗子 警方及时出手止损(视频)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4-11-05 12:12:00

 

“不转账”“不提供密码、验证码”就一定不会上当受骗? 警惕!新型诈骗手法已出现!11月5日记者从合肥警方获悉,近期警方接到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诈骗分子要求受害人将15万元现金,通过网约车送到指定地方,由“专人”去取走,没想到警方早已提前布下了“天罗地网”。

10月23日,庐江县的陈女士在家中收到一个陌生快递包裹,拆开后发现里面有一张“备战双11,百亿补贴”的奖品券,陈女士以为是购物福利,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便扫描了该二维码,填写了姓名、地址和手机号码,约2小时后,就有骑手上门送来了一瓶洗衣液,随后对方又发来红包和一个网址链接,称在里面做任务可赚取更多外快。尝到甜头的陈女士毫不犹豫点击了链接下载了一款App,完成几笔小额“刷单”任务后,陈女士果然获得了小额的佣金返利。

此时,对方告知陈女士顺利“升级”,充值4000元即可领取高额任务,陈女士按照对方提示进行了充值,但对方以数字填写错误为由先后要求陈女士分别取现金26000元、50000元、50000元,装在三个包裹内,通过网约车司机送往肥东完成任务才能修复数据解冻资金。

“你先将现金包裹好,不要跟司机说是现金,要说是汽配或者其他,车上不能有除了司机以外的人,否则拒收……”陈女士轻信对方的说辞后,根据对方指引,将银行卡内的12万余元现金取出并叫了一辆网约车,让司机帮忙将“包裹”运送到指定位置。

等到第二天,数据依旧无法恢复,对方继续以各种理由让其邮寄15万元用于恢复数据,陈女士这才意识到不对劲选择报警求助。

了解情况后,民警让陈女士假意配合准备好包裹,同时安排民警隐藏在网约货车车厢内,一起前往肥东配送包裹,在多次变换送货地址后,民警在肥东县众兴镇一马路边将前来拿包裹的嫌疑人赵某抓获。

经讯问,赵某交代其在某聊天软件上看到有人发布“高价有偿拿包裹”的兼职广告,虽然意识到自己做的事情极有可能涉及违法犯罪,但看到对方承诺每天给予500元报酬,便毫不犹豫把任务接了下来。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此类诈骗案件中,诈骗分子通常先通过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冒充公检法等诈骗手法对被害人实施诈骗,在获取受害人信任之后,便以需要“支付手续费”“缴纳解冻金、保证金”“投资入股”等理由,诱骗受害人将大额现金或黄金通过快递或网约车运送到指定地点,在实施诈骗的同时“洗白”诈骗资金。

诈骗分子不见面、不现身就能成功获取现金或黄金,以此进行资金转移,此类手法相较于线上转账而言更加具有隐蔽性和迷惑性。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快递员和网约车司机提高防范意识,在接单过程中如遇投送大额现金、运送不明包裹、频繁更换交易地点等可疑情况要立即举报,切勿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帮凶”。(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李萌)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