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活动在安徽合肥正式启动,来自中央主要媒体以及安徽省直主要媒体的100多名新闻记者参与此次调研采访活动。
此次“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活动为期7天,分两条线路展开,媒体记者将分别走进合肥、亳州、宿州、蚌埠、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黄山9个市,聚焦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深入社区、安置区、科技公司、人力资源产业园、中药材专业市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等各处调研采访,报道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有益经验、有效做法和亮点成就。
当日上午,安徽省发改委、安徽省人社厅、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住建厅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就本次主题采访活动进行了情况介绍。
记者了解到,过去10年,安徽省经济总量从1.9万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4.7万亿元,10年间连续跨上3个万亿级台阶,在全国实现了“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
今年以来,安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全省经济运行稳中向上、经济结构向新向优,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位次前移。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由一季度的5.2%提高到上半年的5.3%,前三季度进一步提高到5.4%,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0位。
此外,安徽坚持提升供给能力,推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7位、连续13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0.8%、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3.7%。汽车产业增势良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1%,汽车产量245.5万辆、占全国11.4%、增长43.4%,其中新能源汽车110.8万辆、占全国13.3%、增长82.6%,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在重点产业支撑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长三角和中部地区首位。
实体经济方面,安徽坚持守好实体经济这个根基,通过“精准高效惠企助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优化提升金融服务”等政策,着力稳预期、促发展,持续提振市场信心。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1.3%,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个百分点;民间制造业投资增长13.4%,高于全部投资9.2个百分点。
围绕群众关注的民生实事、医疗卫生、教育、“一老一小”等重点领域,今年以来,安徽实施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比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安徽深入实施50项民生实事,统筹安排省级及以上财政资金196.1亿元,进一步健全月调度、季会商、年考核和“回头看”工作机制,完善群众评价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调研,用心用情用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事办实办好。据悉,截至10月底,50项民生实事已完成27项,其余正序时推进,年底前可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在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安徽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累计培育建设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6个、产教融合型企业509家,遴选推荐2个城市争取国家试点城市。加快推进安徽大学未来学院(新校区)建设,协助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会同省教育厅梳理中学仪器设备需求,编制全省中学仪器设备购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善学校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吊装实验室等仪器设备配置。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 常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