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打造“7+N”未来产业,力争2030年达到5000亿元规模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4-11-09 19:47:49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11月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近期正式印发实施。我省将实施“7+N”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完善培育链路,打造创新引领、自主可控、竞争力强的未来产业体系。到2030年,我省未来产业规模将力争达到5000亿元。

2030年突破200项以上关键技术

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先导力量。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即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未来技术策源地、未来场景应用地和未来产业集聚地。

我省将聚焦量子科技、空天信息、通用智能、低碳能源、生命科学、先进材料、未来网络等7个重点领域和第三代半导体、先进装备制造、区块链、元宇宙等N个兼顾发展领域,实施“7+N”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完善“源头创新—技术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产业化—产业集群”的培育链路,着力打造创新引领、自主可控、竞争力强的未来产业体系。

通过努力,争取到2027年,未来产业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营造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未来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到2030年,形成未来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未来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

根据行动方案,到2030年,我省将新增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150个左右,累计引育高层次人才团队150个以上,突破200项以上关键技术,制定省级及以上标准规范200项左右,打造200个以上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

开展技术创新策源等七大行动

实现发展目标,我省将开展技术创新策源、企业梯次培育、场景应用拓展、产业先导集聚、机制改革赋能、要素汇聚支撑、生态营造优化七大行动。

其中技术创新策源行动将构建部门配合、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科技创新策源体系。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将培育未来产业“新星企业”,打造一批标志性产品和服务。场景应用拓展行动将系统谋划、挖掘开发示范应用场景,提升场景应用服务能力。

未来产业的标志性产品将包含哪些?我省将引导企业建设未来工厂,面向科研、生产、消费终端、建立新产品导入(NPI)机制,开发适应通用智能趋势的工业终端产品、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智能头显、量子计算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新一代显示、天地一体通信终端、智能诊疗等一批标志性产品和服务,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引领新需求。

我省将打造工业精品矩阵。聚焦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应用,每年培育省级新产品1000个以上。聚焦高端装备自主突破、核心技术迭代升级、关键软件安全可控等,每年对标研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等“三首”产品300个以上。聚焦品质卓越、技术领先、性能优良、用户赞誉、效益良好,每年培育安徽工业精品100个以上。聚焦产业链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每年培育重点产业链标志性产品30个左右,重点向未来产业布局。         

支持合肥市发展“原始创新型”未来产业

产业先导集聚行动将培育未来产业孵化平台,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未来产业先导区,引导未来产业合理布局。

近期,省发展改革委公布了首批1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筹建名单。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首批1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筹建名单,主要分布在量子科技、空天信息、通用智能、低碳能源、生命科学等领域,相关承载区已经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拟筹建的合肥量子科技省未来产业先导区,拥有量子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全国近三分之一的量子企业,产业链企业实现营收近40亿元;合肥通用人工智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汇聚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和数据空间研究院、中科类脑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讯飞星火大模型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云介绍,下一步,将推动先导区在技术、体制机制、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集聚资源力量,着力将其打造成为全省未来技术创新策源地、创新成果转化试验地、未来场景应用引领地、未来产业发展集聚地。

引导未来产业合理布局,行动方案给出了“路线图”。支持合肥市发挥创新策源优势,沿着从“0”到“1”再到“N”的路线,推动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从实验室到车间再到大市场,快速渗透、融合至各领域,发展“原始创新型”未来产业。

支持芜湖、滁州、马鞍山、蚌埠、铜陵等市发挥新兴产业集聚集群优势,提升产业能级,推动技术迭代创新,发展“集聚衍生型”未来产业。支持皖北、皖西、大黄山地区,充分运用数智技术、生物技术等新技术提档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发展“赋能改造型”未来产业。

方案强调,将引导各地强化前瞻谋划和统筹布局,围绕优势方向、细分赛道,差异化、特色化培育发展未来产业,“避免盲目跟风、一哄而上”。

九项支持政策最高可获1000万元奖补资金

作为《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的附件,《安徽省支持未来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同步出台。我省将围绕未来产业技术、平台、项目、产品、应用、场景、先导区、耐心资本、金融服务等九个方面落实支持举措。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不同于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前瞻技术依赖与成长不确定性特征,决定支持未来产业发展需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生态培育、场景应用、开放合作等,这些在支持举措中都作了针对性安排。

据介绍,在先导区建设方面,我省将对纳入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筹建名单的,结合筹建任务完成情况,省级将给予所在市最高1000万元奖补资金;在试验验证能力建设方面,支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中试验证平台,按其固定资产投资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在应用场景建设方面,每年遴选一批省级标杆应用场景和商业化应用解决方案,每个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引导国资国企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推动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等。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