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推出片区化物业管理的一些话题,引起很多业主和行业人士的关注。针对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方式,在当前环境之下,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好办法破局,未来,不少老旧小区托底物业面临着经营困难或者难以为继要退出的尴尬局面。
近期,我省一家托底老旧小区物业的负责人就说了自身情况,他说,他所服务的一个街道,把一些老旧小区打包给物业公司做服务,财政补贴2毛钱一平,业主不交费物业费,而在服务过程中,财政补贴迟迟难以到账。此前根据社区思路,每户每年可以收取100多元垃圾清运费,但是能收多少,要看物业公司自己服务的本事,物业企业进驻两个月后,发现一年100多的清运费,业主并不愿意交,所托管的老旧小区清运费一共才收到七八户。
在这些小区服务过程中,不管是房屋漏水,还是家里污水管堵塞,业主找社区,社区都找物业解决,解决完费用却难以解决,包括路灯维修更换,小区充电桩加装,灭火器增补……都是物业公司付钱,最重要的是,小区安全管理责任在老旧小区责任重大,一方面是处处投入、另外一方面是处处收费难。这个不仅仅是一家老旧小区托底物业面临的难题,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如何将这个问题有效化解,找到平衡点,可能需要从顶层设计上来解决,否则老旧小区不论是国企、民企来服务兜底,都是面临着入不敷出的难题。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我省遇到,在浙江、上海等周边城市也遇到类似难题。在杭州,有关街道就和品牌物业企业合作,探索实践全域化大物业一体化运营模式,整合人力资源、商业资源,将传统物业服务、民生服务、政务服务、社区商业相结合,盘活社区闲置资源、拓展服务空间来开展运营,这种整合模式为社区治理提供了很好的抓手。
以合肥一个社区为例,社区在谋划挖掘出部分小区活动中心、车位、幼儿园、农贸市场资源等,这些资源都处于无物业管理状态,这些都计划整合引入大物业和小区治理紧密结合,按照合法合规的思路、程序创新试点,试图形成片区化管理思路。这种片区化大物业的探索,已经引起我省有关主管部门的关注,近期,曾经在庐阳区试点的市政+社区经验做法也在全省物管服务提升交流会上进行交流发言。
据了解,我省有关主管部门对庐阳区通过国企和优质物业服务企业合作,以及庐阳城资打造的“市政+社区”一体化运营模式给予高度肯定和赞扬,与会者认为,该模式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推动党建与市场同步发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尤其是为破解老旧小区、回迁安置房管理难题提供了解题思路,与会各地各部门将会解放思想,充分利用现场会进行学习和交流,借鉴优秀经验,打造符合当地情况的基层治理新模式。片区化大物业模式,只要顶层设计上能够高瞻远瞩,各方有力协同,或许能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当前老旧小区的服务管理难题。(特约评论员 巫平)
来源:合肥物业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