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安徽六安市霍山县首批皖能综合能源港——迎宾大道站和大沙埂站开业。
迎宾大道站与大沙埂站分别位于霍山县衡山镇迎宾大道199号和与儿街镇大沙埂村105国道南侧,两站占地面积分别为18.8亩和7.3亩,是六安市首批集汽(柴)油、LNG(预留)、充电、换电、加氢(预留)、光伏发电、微风发电、储能、便利店、汽车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能源港,站点通过“综合能源补给+多元商业服务”的模式,为车主提供补能、购物、洗车等一站式综合服务。
据皖能集团相关人士介绍,站内光伏年发电量可达12.69万度,与传统加油站相比,全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6920.3吨,相当于植树造林38万棵。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获悉,此前安徽已经投入运营两座皖能综合能源港,分别位于长丰和广德。
2023年8月,安徽首座、国内领先的“油气电氢服”一体化综合能源港(下塘梧桐大道站)正式对外运营。
2023年12月,皖南首座集“油气电服”为一体的皖能综合能源港——广德界祠站也正式投入运营。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增加,交通领域供能整体呈现绿色化、低碳化、共享化的发展趋势。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指导意见,皖能集团积极践行“省级队、主力军、主平台”的新功能定位,以“新基建、新能源、新网络、新民生、新模式、新业态”六新理念为抓手,在霍山县域内建设集油、气、电、氢、服为一体的新型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皖能综合能源港迎宾大道站、大沙埂站,项目由霍山皖能综合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据悉,该项目投产运营不仅是皖能集团积极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担当之举,也是其勇当开路先锋,探索全省能源综合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
皖能综合能源港迎宾大道站、大沙埂站的建成,是皖能集团坚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的具体实践,也是在皖西地区建设全省充换电基础设施“一张网”的又一重要举措。皖能集团将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作用和国有资本的杠杆作用,以开放的思维、合作的精神与各地政府和产业伙伴共同努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助力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推动能源产业科技创新取得更多绿色低碳的实效。
“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秉承共享集约理念,有利于土地的融合高效利用,作为交通供能的一站式补能服务体系,还将通过站内微能网与电网实现双向互动,助力践行‘双碳’战略,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拓宽新视野。”上述人士表示。
(通讯员 汪磊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梁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