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省两会】代表委员最关心哪些话题?老旧小区改造、电动自行车安全、规范物业服务等关注度较高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5-01-07 15:05:58

一年一度的省两会即将召开,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发布的信息,盘点了我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去年最关注的事。其中,老旧小区改造、传统古村落保护利用、电动自行车安全、规范物业服务、垃圾分类等方面关注度较高。

近600个老旧小区将“变脸”

随着城市的更新发展,老旧小区改造已经成为不少市民需要面临的问题。记者在盘点中发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简化使用“房屋养老金”等事项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根据省住建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我省已累计改造完成老旧小区7496个,惠及196万户居民。

据介绍,我省去年积极落实老旧小区改造“三大革命”(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要求,对“基础类”改造内容实行“应改尽改”,消除有隐患的水、电、气、热等管线管道,修缮建筑物公共部位,实施建筑节能改造,解决了一大批房屋漏水、外墙保温等“急难愁盼”问题。据统计,全省去年累计改造小区1545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截至去年11月底,已改造供排水管网116.87万米,接入管道天然气的小区253个,加装电梯437台,新增停车位21938个、新增充电桩3620个,新增实施物业管理的小区278个。

按照计划,我省将继续高质量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对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应改尽改”,今年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8个。其中,合肥计划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89个,涉及建筑面积72.75万平方米、10895户;计划于2025年12月底前完成改造并验收交付。省住建厅的相关人士表示,今年将把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有机结合,鼓励实施片区综合改造,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把老旧小区改造改到群众的心坎上,重点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充电难、出行难、管理难和环境差等问题。”

已建成近百万个电动自行车停车位

小区内的电动自行车要如何安全停放?如何解决小区居民的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问题?代表、委员们去年提了不少有建设性的建议,省住建厅也给予了答复。针对既有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不满足现实需求等问题,省住建厅先组织开展摸底排查,推动建设标准化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截至去年11月,我省既有住宅小区已建成电动自行车集中停车位94.8万个、充电口73.02万个。

据悉,省住建厅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全省既有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将按照“既有住宅小区现有电动自行车数量100%设置停车位、不少于30%加装充电设施”的标准,完成既有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建设任务,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同时,我省还将继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建设,并强化物业服务企业日常管理,推动住建、城管、公安、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执法管理进小区,多部门联动协同解决小区居民电动自行车规范停放问题。

多处传统村落传统建筑获保护资金

近年来,我省秉持“守护中华农耕文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初心,坚持“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统为本”原则,完善政策制度,创新体制机制,整合相关资源,大力推进传统村落格局风貌本体保护,提升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村落污水垃圾治理等人居环境,探索传统民居宜居性改造,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创意、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培育传统村落内生发展动力。截至目前,我省累计认定省级以上传统村落807个,其中469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保护名录,数量位居全国第七。

围绕古建筑消防安全、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专项保护资金等问题,代表、委员们纷纷献计,其中包括对黄山、池州、岳西、绩溪、旌德等地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利用的建言。近期,省住建厅对今年全省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利用专项资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资金、文物古建筑白蚁防治资金拟支持项目进行了公示,共计82个。其中,合肥市柿树岗乡新街村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利用项目、柘皋镇北闸老街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利用项目入围。另外,备注关注的《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很快也将出炉。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