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洼村的“莓”好生活
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5-01-08 09:30:20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眼下,正是草莓成熟的季节。日前,记者走进临泉县黄岭镇前洼村草莓种植基地,一股清甜的草莓香气扑鼻而来,绿油油的叶子下面,点缀着色泽鲜艳的果实,鲜嫩饱满,村民们在草莓大棚里忙碌着,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微信图片_20250107175014.jpg

  在这里,小小的草莓改变了一个村庄。

  前洼村是安徽省公路管理服务中心结对帮扶村。自2017年开展定点帮扶工作以来,工作队带着村民们深挖资源禀赋,做好土地文章,因村施策、因地制宜助力村里发展特色产业。

  2017年,对前洼村村民来说,是新生活的开始,对今年37岁的侯保全来说,也是改变命运的一年。这一年,他结束了长期漂泊在南方的生活,回到北方老家。

  “在南方看到不少人喜欢吃草莓,我打听了一下,种草莓的经济效益还挺高,见效快。”侯保全回忆起八年前的创业路,侃侃而谈。

  在过去,侯保全所在的临泉县黄岭镇前洼村是个典型的北方农村,这一点可以通过道路来佐证。“以前我们村里都靠种地,北方嘛,地多,开阔。”侯保全自家也有30亩地,但一到下雨天,别说去地里干活了,就是出个门也不方便,道路泥泞不堪,无法行走,只能在家干着急。

  工作队深知交通对当地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围绕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巷道亮化、环境美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全面提升。

  路修好的同时,侯保全在自学种草莓的路上有了成果。

  “一亩地可以收获四千斤,算下来可以有一万多的收益。”侯保全说,他是村里第一个种草莓的人,邻居们看到他种出了草莓,收益也很可观,纷纷开始效仿,村里掀起了“种草莓热”。

  工作队也开始针对草莓种植技术,从长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特聘一线知名专家,给有意向种植草莓的村民们进行专业培训。

  得益于道路改善带来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投身草莓种植,草莓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成为了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

  草莓产量很稳定,就要解决销售和运输的问题。今年刚投入使用的草莓交易市场便是工作队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所建设的。据该交易市场流水线负责人孙飞介绍,每天农户的草莓直接采摘了就送来这里,当晚就进行分拣、包装等程序,迅速通过物流发往全国各地,能够保证鲜果第二天就进入各大商超。

微信图片_20250107175019.jpg

  公路+产业,短短几年里,曾经被交通阻碍的村庄,已经走上了特色农业的发展道路。

  从个人经营,到抱团取暖、共同增收,当前全村1600余亩土地种植草莓,年产值近亿元,带动周边群众200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前洼村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帮扶前的不足0.45万元,到现在的1.81万元。集体经济实现逐年稳步增长,从2017年的17.56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69.49万元。

  如今,宽阔的柏油马路贯穿村庄,延伸到了田间地头,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活力。村里的教育也因公路而受益,孩子们乘坐着干净整洁的校车,可以快速抵达学校。道路的建成,不仅改变了当地的经济和生活,也让村民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善。(记者 史睿雯)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