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池镇是我的故乡,位于巢湖之滨。很多人喜爱那里的温泉、金汤湖等,但我却对“汤池米饺”情有独钟,它为我带来太多美好回忆。
第一次吃米饺,在10岁那年。那年除夕的前几天,翘首期盼近大半年的父亲,终于从大山里的地质队回到家中,而我却没有一点喜悦的心情,我的期末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但出乎意料的是,父亲看完成绩单后,并没有责骂我,而是和颜悦色地对我说:“别灰心,这小小挫折算不了什么。新学期里,爸爸相信你会努力的。”说完,父亲要我陪他一起去镇上办年货。我一路怀揣着自责和懊悔的心情跟着父亲来到汤池镇。刚走进老街,就被两旁店铺前摆满的五颜六色的年货惊到,尤其走到一家早点店时,看到摆在油锅旁黄灿灿的米饺时,再也迈不开双脚,但一想到自己的考试成绩,虽无比渴求,却难以启齿。父亲见此,立即买了3个递给我。接过滚烫的米饺,狼吞虎咽般“一扫而光”,吃完后也不知道是什么馅儿,只觉很香很脆。父亲见我意犹未尽不断咂嘴舔唇,又买了3个。父亲很细心,先把米饺捏在手中反复吹了吹后,再一个个递给我,并叮嘱:“别急,慢慢吃。吃饺子和学习一样,只有慢慢品味,才能领略到其中的美妙。外面的世界很大,等你以后考上中学、大学,你就能吃到各种各样的美食。”平日里,很少有机会和父亲交流的我,那一刻却突然觉得父亲的话好像正冒着热气的米饺,有爱、有味、有温暖。
打这以后,我总是忘不了那次吃米饺的情景,即便在学习中累了,但一想到那种酥脆金黄的滋味以及父亲的鼓励,霎时让我增添几份激情和动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相继考上汤池中学和大学。在求学生涯中,虽然吃米饺的机会很多,但因当时家境窘迫,我也只是从伙食费中省点钱,偶尔过过嘴瘾。
参加工作后,经常有机会去汤池镇出差,每到那里,便邀儿时好友带我去吃米饺,穿梭在各个早点店间,百吃不厌。上个月的一天,我在汤池镇参加一个培训活动,一大早叫醒同去好友,一起走进街头一家早点店,一口气吃下6个米饺,好友见此,一脸惊讶。
光阴荏苒,岁月变迁。如今,汤池镇日新月异的变化,突飞猛进的发展,早已不再是我童年时的模样,各种美食琳琅满目,色味俱佳,但依旧改变不了我对小小米饺的偏爱。在人生旅途中,有很多美好的“回味”,是一生一世解不开的情结,时间越长,其味越浓。
(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