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美文】春天不减肥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5-02-24 09:30:54

又到春天。那句话怎么说的,三月不减肥,六月徒伤悲。

春天来了,有人在讨论美食,而有人在着急减肥。先秦时代,或许出于食物种类不够丰富,外卖事业也不普及,当时的人们觉得体态丰满是件好事儿。《楚辞》里形容美人:丰肉微骨,曾颊倚耳——肉不少,双下巴。《诗经·泽陂》说:有美一人,硕大且俨。“硕大”,也是形容人的好词儿。但也有异类,比如说,那个著名的楚灵王。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饿死的不止是宫女,楚灵王要求男人也得瘦。墨翟《墨子·兼爱》说: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黎黑之色。

楚王要求大臣们都保持一副好身材,最好腰身都不超过一尺六,大臣们为了升职加薪年终奖,每天只吃一顿饭。上朝前,屏住呼吸系好腰带,扶着墙爬起来。经过一年的减肥疗程,满朝文武的脸都饿黑了。

著名富豪石崇也喜欢瘦姑娘,他鼓励女孩们节食减肥,把珍贵的沉香屑撒在象牙床上,让姬妾们踏在上面。对于没有踩出脚印的姬妾赏赐珍珠一百粒;谁如果踩出脚印,就必须减肥。

西汉赵飞燕以体态轻盈著称,能作掌上舞。她“家有彭祖方脉之书,善行气术,长而纤便轻细,举止翩然,人谓之飞燕。”掌握了一门气功的赵飞燕已经很瘦了,但为了又瘦又美又香,赵飞燕听从了当时的一位美妆博主李阳华的建议,“泽雄麝脐,内息肌丸”,贴麝香,吃美白丸。不料,太瘦导致身体机能失调,生不出孩子。赵飞燕请教药剂师上官妩,上官妩对她说,“若如是,安能有子乎?”你这样还能生孩子吗?“教后煮美花涤之,终不能验”——教赵飞燕用鲜花洗澡,但终究没什么效果。

帝王们对胖瘦的好恶,往往造成不同的后果。李世民的儿子李泰腰围三尺,没法小跑参拜。李世民不以为意,给他提出了解决方案:“复令乘小舆至于朝所”,让他坐着小轿子上朝。同样有点胖的朱高炽就比较危险了,“太子……体肥硕不能骑射。成祖恚,至减太子宫膳,濒易者屡矣”——太子因为胖不能骑射,成祖非常恼火,不仅减少他的膳食,还几次想废了他。

欧洲中世纪也有对“细腰”的偏好。人们熟知的是,电影《乱世佳人》中,郝思嘉使劲抓住床柱,要女仆拼命帮她把腰束得再细一点。

束腰起源于宫廷,法式胸衣中有鲸骨制成的撑骨,以维持它的挺直。撑骨上面往往刻着情爱诗文,也是闺房诗与大众戏剧歌咏的物品。但这种束腰很残忍,不少女性被勒得伤痕累累,甚至因此死亡。厌食症、肺炎、内脏损伤、肋骨变形、在生育中因难产而死去——上个世纪初,在细腰和活命之间,女人终于选择了后者。束腰得以废弃。

为了变瘦,中国宋代的姑娘会用毛巾蘸冷水搓身,消耗多余的热量;元朝会用鬃刷搓刷腰背,刷到发红为止。而当代的姑娘为了减肥,可做的事就太多了。模特节食天天只吃三根菜叶、几粒米饭。什么断食、抽脂、吃代餐,光听一听都觉得太苦了。

幸好,这两年,人们渐渐觉得,什么胖瘦,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再说,胖怎么就不美了呢?

杨贵妃体丰,唐玄宗有天坐着看《汉成帝内传》,贵妃来看他,问:看何文书?皇帝说:别问,知道了你会伤心的。原来书中描写赵飞燕“身轻欲不胜风”,皇帝遂打趣杨玉环说:至于你,则随便风怎么吹了——尔则任吹多少。

多好啊,胖点儿,不怕大风吹。

(南窗)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