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知名品牌 骗取加盟费上千万领刑罚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5-02-26 15:55:36

2月26日,记者从包河区检察院获悉,近期,该院经办了一起“碰瓷”知名品牌,利用套路骗取上千万加盟费的案件。

阿军是某餐饮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他招募了阿嘉作为该公司总经理,负责公司日常事务运营和现场管理。阿军和阿嘉在明知该公司不具备特许经营资质、没有成熟经营模式的情况下,以5万元购买“奥某顿”汉堡商标加盟代理权,并以此品牌迅速对外进行招商加盟。

在招商过程中,该公司成员先是以非法渠道购买市面上有意给知名汉堡品牌投资的客户信息,后安排公司招商团队通过拨打电话的方式“贴靠”这些知名品牌,以“奥某顿”与某知名汉堡品牌为同一投资方、同一运营团队或子品牌等话术骗取阿东等人信任,甚至将人引至早已布置好的写字楼内进行实地考察。

考察过程中,该公司线下商务人员会继续“贴打”知名品牌、宣传与各大平台有战略合作等方式,诱骗投资者与该公司签订加盟合同。随后,该公司消极履约,放任经营失败。经审计,该公司以上述手段共计骗取119名被害人加盟费共计1800余万元。

包河区检察院认为,阿嘉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阿军另案处理),并依法提起公诉。包河区人民法院对其依法判处刑罚。

检察官提醒,“碰瓷”知名品牌骗取加盟费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具有典型的犯罪行为特征。一是虚构品牌授权。犯罪嫌疑人会伪造授权证书或声称与知名品牌有合作关系,以获取被害人的信任;二是夸大宣传。通过夸大门店利润、展示虚假繁荣景象等方式,诱使被害人签订加盟合同;三是消极履约。在被害人支付加盟费后,犯罪嫌疑人提供的服务远远低于预期,甚至不提供任何实质性服务。

在加盟前应对品牌进行深入了解,核实品牌的真实性和授权情况;同时要考察公司的实力和履约能力,避免与没有实际履行能力的公司签订合同;此外,在签订合同时,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如发现被骗,应及时报警并寻求法律帮助。(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