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上午,在合肥市新天地的攀岩场,孤独症儿童攀岩干预治疗公益课堂准点开课。7岁的瑶瑶(化名)在爸爸与教练周志永的鼓励中,一次次向上攀爬。自观察发现孤独症儿童在攀岩中能明显得到康复后,2023年9月份,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周志永和朋友王运发创办了岩爱星宝公益成长中心,周一至周日,每天上午开展孤独症儿童攀岩干预治疗公益课堂,免费培训孩子们攀岩,“在攀岩的过程中,孩子必须集中注意力踩到岩点上,专注力会本能地激发,记忆力与规则感得到强化,有利于提升在生活中的学习能力。”一年多来,已有30多位孤独症儿童在这里进行免费训练。
孤独的宝宝现在爱笑愿交流
当日上午,在攀岩场,系着安全带,瑶瑶稳稳地踩着岩点,一步步地在岩壁上攀爬。教练当天略略加大了一点难度,将一袋小饼干挂在晋级线略高处。一次次失败,在爸爸林先生的“加油”声中,瑶瑶又一次次地攀登。
每一次下来,周志永都特地过来和她击掌,瑶瑶会找到爸爸的视线,和爸爸再一次击掌,偶尔躺在垫子上耍耍赖,大多时候都会开心地继续“冲”。
周志永指导瑶瑶攀岩
“只要不下雨,每天都会来,相比较其他康复训练,她明显更爱攀岩。”林先生介绍,女儿学习攀岩一年多,可成功攀登至A线顶部,康复进步明显,“以前不和我们交流,叫半天没反应,现在和我们有眼神交流了,还能和志愿者小姐姐玩游戏,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妈妈张女士陪伴女儿的时间更多一点,为了孩子还考取了相关资格证,女儿一点一滴的进步她都能察觉。“以前像个‘小木偶’,给什么拿什么,不知道主动选,现在去超市都会自己挑选了。”张女士说,女儿现在爱笑,也愿意和人打招呼交流,“她把自己打开了一点,多了一点自信。”孩子因为睡眠障碍,以前凌晨两点都不睡,“现在能睡一整夜。”
攀岩两年“星宝”会抱着妈妈哄
“攀岩是一项有魅力的体育运动,它能让大脑强化对身体的掌控力,训练逻辑思维。”周志永是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经常在朋友王运发创办的攀岩场攀岩。2016年,有一名6岁的孤独症女孩钰钰(化名)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学习攀岩,他观察发现攀岩对这类患儿康复效果特别好。
“孤独症孩子存在注意缺陷、沟通障碍等问题,父母最担心的是没有学习能力和融入社会能力。”周志永介绍,攀岩中,因为生命的本能,在空中他必须专注寻找岩点,为了掌控身体,他要动脑子去寻找规则,记忆力、逻辑性不断在强化。
爸爸在鼓励瑶瑶
每一次下来,不管成功失败,周志永都和孩子击掌鼓励,“一再鼓励,让孩子更自信。”孩子们的笑容明显多了。接受攀岩训练的孩子们,专注力、自信心、观察力等都明显得到了提高。
钰钰如今已就读小学四年级,还经常来攀岩场,数次在合肥市的攀岩比赛中获奖,“现在愿意和人交流,看到有人动作不对,她还会去指导一下。”
孤独症患儿小亮(化名)第一次由妈妈带来攀岩,“他母亲承受了很大压力,几乎崩溃,和我说如果坚持不下去就带孩子‘一起走’。”小亮很努力,刚开始每次攀岩下来,都会委屈地不理妈妈,也不看人。一年多的训练,他康复状态很好,已经能攀至B线顶部。每次攀岩下来都会去抱一下妈妈,“是哄哄妈妈的意思。”今年8岁的小亮已经走进了校园。
想做得更好然后复刻帮助更多孩子
25日上午的合肥气温较低,瑶瑶还在一次次努力,终于成功拿下了饼干,爸爸、教练、志愿者都来和她击掌庆贺。垚垚一脸开心地赖在爸爸怀里。
另一边新学员小宇(化名)也由奶奶送到了公益课堂,这是他的第五节课。第一节课完全不听指挥,第二节课可以做踩点小游戏,第三节课还不会自己攀爬,第五节课已经可以拿下攀岩墙上3米处的一袋糖果了。
周志永鼓励瑶瑶
公益课堂自2023年9月创办至今已有一年多时间,小学员们已有30多名,分布在合肥各地。王运发将自己攀岩场的场地空出半天时间,无偿使用。在合肥市孤独症康复协会的支持下,已有300多名志愿者来这里协助训练,有学生、有宝妈,还有医科大学的老师。
周志永一直在摸索更好的教学方式,“每个孩子的状态都不一样,教学也是因人而异。”他还就孤独症患儿的攀岩教学及对康复的促进作用总结撰写了论文。
他希望能把这个公益课堂做得越来越好,形成理论知识,能在全国“复刻”,帮助更多的患儿及家长。周志永和朋友还想培养有潜力的家长成为教练,增加患儿家庭收入。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文 王士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