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用地、融资遇到困难怎么办?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困难,怎么解决?坚持“依法依规、热情周到、有求必应、注重实效”的原则,安徽省发改委建立五项工作机制,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让交流更顺畅。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近年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共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53场,其中委主要负责同志召开18场,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建议279条,已解决276条,通过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面对面解读政策,为企业发展支招。
建立要素保障机制,省发改委会同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金融监管等部门,共同研究解决用地、用林、用能、环评和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目前,我省开发区“标准地”出让面积占比达99%,全省新增能耗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占比达70%,融资信用平台发放信用贷款规模居全国前5位。
问题闭环解决机制则建立涉企问题台账,对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闭环式解决。据介绍,省发改委依托国家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一键直达“诉求和建议”,收到民营企业侵权纠纷、拖欠账款等问题74个,已解决63个,11个正在办理中。
省发改委还建立统计监测机制,会同商务、市场监管、统计、税务、海关、金融监管等部门定期开展民营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数据监测和统计分析,做好趋势研判,及时发现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宣传工作机制,省发展改革委网站开设了“民营经济发展”专题,设立惠企政策、诉求建议、民间投资、融资对接、企业动态等专栏,及时发布民营经济政策法规、行业动态、发展成效等信息,宣传报道助企纾困典型案例,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实习生 张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