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变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而雷锋精神却永不过时。这一天,“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精神的火炬跨越时空,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焕发新光。
2025年3月8日下午,在蜀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指导下,合肥市琥珀小学少先大队二二中队卓越小队的13名队员走进了全国劳模王开库创新工作室,开启了一场“对话时代榜样·童行追‘锋’之路”为主题的“学雷锋月”实践活动。这场活动以沉浸式体验、零距离对话、实践性学习为纽带,让雷锋精神与劳模精神在少年心中激荡出奋进的力量。
科技启航:电力无人机翱翔 点燃少年科技梦
活动在电力无人机腾空而起的轰鸣声中拉开序幕。国网安徽电力公司的技术员操作着一架大型无人机,在工作室外的空地上进行飞行演示。无人机时而悬停,时而低空掠过,引得队员们仰头惊叹。“原来电网抢修还能用无人机!”“它怎么能飞得这么稳?”面对一连串的好奇发问,王开库劳模耐心讲解电力无人机的智能巡检功能:“它能代替人工穿越复杂地形,用‘火眼金睛’发现电线隐患,是守护万家灯火的‘空中卫士’。”
在无人机教员的指导下,队员们还一一感受了一把“小飞手”的乐趣。不少队员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无人机,实际操作后对这项技术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他们以后也想设计出厉害的飞行机器,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场科技与责任的启蒙课,悄然在队员们心中种下探索与奉献的种子。
对话匠心:安全帽里的岁月 照亮成长之路
随后,队员们走进了王开库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宽敞明亮的工作室墙面上,特别显眼地写着“特别能吃苦能战斗、特别能忍耐能奉献”16个大字。“技术百事通”“勇攀电力高峰”“助力大国重器”……
一幅幅巨大的宣传海报述说着安徽送变电的改革发展和在创新之路。
为表示敬意,参观伊始,首先由合肥市琥珀小学少先大队二二中队卓越小队的队员代表为王开库劳模系红领巾,全体少先队员行队礼,王开库劳模则用热情的笑容和亲切的言语表达着欢迎。
跟随王开库劳模的脚步,队员们边参观各种高压实验设备,边认真仔细聆听讲解。他们有的积极提问、有的认真做着笔记,有的把设备画成图画,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这难忘的一天。当看到工作室墙上的“创新成果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7项,在行业杂志发表论文38篇,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导则16项,获得科技创新成果50余项……时,队员们队员们无不啧啧称赞。
接着,王开库劳模用质朴的语言向队员们讲述了“2012年宜宾抢险”、“2020年抗疫期间长丰的220千伏陶楼变电站抢险”和“2020年合肥特大暴雨期间,云谷路变电站设备被淹紧急抢险保障”的三个故事。听完后,队员们的敬佩之情更甚。他们深刻认识到,劳模并非天生的超人,而是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将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的普通人。作为一名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应当脚踏实地,尽力做好每一件小事,才有可能在平凡中创造不凡,成为光荣的服务者!
在接下来的“安全用电课堂”中,队员们也是争相参与互动问答。“湿手不能碰插座”“雷雨天要拔电器插头”,实用的知识通过趣味教学深入人心。
誓言铿锵:雷锋精神新传承 少年立志做追光者
2025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活动最后,在王开库劳模的带领下,全体少先队员高举右拳进行庄严宣誓——“我宣誓:我志愿加入新时代雷锋精神传承行列……” 一句句誓言就像一团团火焰,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热情与信念。少先队员们的目光坚定,声音铿锵有力,仿佛在向未来宣告:雷锋精神永不褪色,代代相传!
宣誓完毕后,王开库劳模将雷锋主题磁吸、书签赠予了每位队员,并与队员合影留恋。队员们紧紧握住这些印有“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文字的书签,仿佛握住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奉献与奋斗此刻不再是教科书里的词汇,而是鲜活的人生选择。
春日暖阳下,队员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和王开库劳模。当劳模精神遇见红领巾,当科技力量碰撞传统美德,卓越小队的队员们正以追“锋”之姿,奔向属于他们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