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引江济淮工程东淝河复线船闸(二期项目)试运行通航。这也实现了东淝河双线船闸协同运行,将原有的船舶通行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在引江济淮八大枢纽工程中通航能力达到首位。
据悉,东淝河复线船闸位于淮南市寿县八公山乡,长280米,宽34米,门槛水深5.5米,设计最大船舶吨级2000吨级,年单向过闸货运量3031.9万吨。“与它并行已建成通航的引江济淮东淝河一期船闸,合计年单向过闸货运量可达5782.9万吨。”据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引江济淮工程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是跨流域、跨省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和综合利用工程,自南向北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被称为安徽省的“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一期和二期。作为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引江济淮二期工程输水线路总长826.9公里,以城乡供水为主,结合灌溉补水,为区域应对供水安全风险、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自2022年3月开工以来,省引江济淮集团公司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克服多重难题。其中,双线船闸单线通航环境下组合式围堰施工和拆除,尤其是淮河侧围堰施工,顶住了巨大的安全和防洪压力;采用34米特大型三角闸门,为省内最宽级别闸门,最大工作水头达到7.52米,是国内水头最大的采用三角闸门船闸;采用全钢板护面闸室墙施工工艺,提升了工程质量并减少安全风险;创新闸门防撞结构,有效发挥闸门保护和拦污双重作用。
作为引江济淮二期重点项目,东淝河复线船闸对原老船闸按Ⅱ级建设标准进行改造重建,与通航的东淝河船闸(年通过能力2751万吨)平行,并共用上下游引航道。“东淝河复线船闸处于引江济淮工程江淮沟通段的末端,对充分发挥引江济淮航运功能,满足腹地末来航运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东淝河双线船闸协同运行,将充分发挥江淮运河对接长三角的独特水运优势,满足腹地水运货运量的增长需求,也将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为沿线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图片由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