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99元,相对于合肥市场多为360元-380元的现状,机动车检测费已经卷到这个程度了吗?
(豆包生成)
机动车检测(俗称汽车年审)作为车主的刚需服务,在实行价格市场调节以及异地互检互认之后,特别是在社交媒体营销的催化下,市场“波动”也愈演愈烈。
“价格战”在社交平台上演
今年3月份,记者注意到短视频社交平台上,关于淮南市汽车检测收费“价格战”的消息层出不穷。价格不断下探也让不少外地车主踊跃前往,并调侃为“喝碗牛肉汤,打卡《六姊妹》取景点,年审旅游尝美食全搞定。淮南一日游,下次还要来”。
消息显示,淮南市各家检测站推出的价格五花八门,从最初的约380元起不断下调,据称最低仅99元。在此种“风潮”之下,为了争取客户,不少检测站不得不跟随降价,有老板直呼“疯了”。
3月24日,有检测站负责人表示,收费标准曾经是380元,现在已降至190元,“不卷不行”,但这是“同行间的恶性竞争”。
这本账并不复杂。若有20名员工,月工资6000元,则每月工资支出为12万元,分摊至工作日(约26天)则为每日4600元。若以每台车380元的标准计,需完成12台车的检测方可支付人员成本;以190元计,则需完成24台;以99元计,是46台。
以上尚未计算设施耗损、场地租金以及人员福利等其他成本。
但不知何故,市场突然反转。4月初,低价团购从某短视频平台上一夜间消失(下架)。“价格战再打下去,肯定都要亏钱的。”淮南当地有老板如此表示,“但也许从线上转入了线下。”
据淮南市公路运输管理处3月12日《关于淮南市2025年第1季度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公示》,当地现有21家检测机构,其中1家为新增;2023年末该市民用汽车拥有量约54万辆,其中私人汽车约43万辆(2024年数据尚未公布)。
蛋糕与分蛋糕,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拉扯”恐还会持续。
异地异价吸引异地检测?
此间,记者也咨询了合肥本地、外地包括省外的一些机动车检测公司。以10年以上家用小型燃油车为例,蚌埠一家检测站表示,目前团购价为330元,非团购为360元;淮南一家检测站则报价240元,车主可直接前往检测现场,不用网上团购。
而在合肥,多数报价为360元-380元间。位于巢湖市的一家检测站表示,价格可以线下谈,但需加微信私聊;经过一番操作后,记者得到报价约为300元。 不过,在线上平台,价格依然很“卷”。
在某平台直播间,可提供全国多地站点的检测费用报价,如在杭州市,10年以上小型燃油车检测费用多为250元左右,在合肥市则多为350多元。经咨询,售卖方表示目前在合肥市没有200元-300元区间的报价(指10年以上小型油车)。不过在该直播间,记者查询到阜阳市某站点报价为272元;致电联系时对方表示,价格确为如此,欢迎外地车主来检。
(豆包生成)
南京某检测站直播间内,苏A(南京市)牌照报价多在100元-150元间;非苏A牌照133元。经咨询,皖A(合肥市)牌照10年以上小型油车检测费用,按非苏A牌照报价收取,也即133元;该站点也表示接待过皖A牌照车主。而无论哪家直播间,均表示报价即为实际价,检测项目包括了安全检测与环保检测两大类,没有其他收费。
记者特地注意到,在不同时间段打开这些直播间,不少仍保持直播在线状态,显示以直播方式促进销售,已成一些检测公司重要的引流方式。一些平台公司还通过联络各地检测站点形成全国销售网络,以共同品牌对外营销。
“低价引流”能持续多久?
2014年,国家取消了机动车检验机构数量限制和布局限定,全面推进检验机构社会化和异地检验互认。2015年,国家发改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28号)中“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的原则,要求对于已经形成竞争的服务项目,坚决实行市场调节价;我省也于2015年放开了机动车检验收费。2019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9〕798号),再次明确规定放开机动车检测类收费等项目。
此间,机动车年审政策也不断优化调整,进一步便利了广大车主。
不过,政策的宽松便民却不能为“越轨”者留有空间。如果存在价格串通问题,消费者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对此,有企业负责人也认为,可以卷服务、卷技术,但对于卷价格应慎重认知。卷价格可以挤出水分,促进有益竞争,也利于行业整合、提高效率与服务水平;但也可以导致恶性竞争、服务缩水或造假。
不久前,3月31日,淮南市生态环境局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市同安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被查出尾气检测不达标。
用车无忧,需要共同努力
问题不止于此。
据新华社4月7日报道,接群众举报称,近年来,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项城市、鹿邑县等地乡镇陆续开了多家机动车检测站,吸引周边地区车主,主打“卖点”是不合格车辆也能“包过”。
有关部门通报的材料显示,去年上半年,周口市检验机构受托检测异地车比例约为47%。皖北一家机动车检测站负责人说,这也会导致大量本地车不愿意在本地检验转而前往“宽松”地区。
如果检验机构放松或无视检测标准,包括车主在内,公共交通安全将受到威胁,不利于大气污染防治。无序竞争容易演变为内卷式恶性竞争,打价格战,或导致一些检测机构行为异化。
一些业界人士在报道中表示,目前机动车检测站准入门槛不高。如项城和沈丘两地机动车保有量均为10万辆左右,但开设的机动车检测站分别达到9家和15家,沈丘近年来还陆续有新增。一些基层干部认为,应合理设定机动车检测准入门槛,并从严落实退出机制。
随着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的推行,汽车已日渐普及成为寻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工具。但汽车保养以及车主与保养机构的“斗智斗勇”,汽车检测以及服务的标准化可靠性亲民性,汽车使用中的道路条件特别是停车条件等等,仍使车主们皱眉。用车无忧,既需要国家在道路与停车设施建设上的投入,需要监管机构的严格执法,需要行业自律与行业建设,也需要每一位消费者的参与与努力,比如“莫要贪图一时之利”即为其一。(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周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