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源头上做“减法”,在利用上做“加法”。作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市,近年来,铜陵市积极抓住试点机遇,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切口,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让“无废”因子融入全民生活。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努力实现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建筑垃圾是一座被忽视的“城市矿山”,100万吨建筑垃圾就可以转化为88万吨再生骨料。在铜陵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转运处理项目现场,大型智能设备开足马力将建筑垃圾分拣、碾碎、再加工,分离出再生骨料,制成免烧砖等建筑材料,实现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
“我们这个砖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包括一些临时性建筑、临时性围挡、道路便道,都可以使用的。”铜陵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转运处理项目试运营工作专班工作人员表示,项目建成以后,不仅解决了过去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偷倒乱倒现象,还有一方面就是体现在变废为宝、资源化利用,同时也是促进了城市文明发展。
记者了解到,该处理中心可日接纳生活垃圾640吨,年处理建筑垃圾60万吨、装修垃圾15万吨、大件垃圾0.73万吨,有效破解建筑垃圾处置利用难题,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无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企业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生产、收集、转移、利用、处置每个环节发力,培育内在“驱动力”,圈出更多“变废为宝”的闭合曲线。
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是全国第一大单体矿铜冶炼工厂,每年113万吨的炼铜废渣,如何变废为宝?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改造,将冶炼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吃干榨净”,铜精矿年回收量堪比1座小型矿山的产量。
“我们产品的原材料绝大部分是冶炼渣、尾矿、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固废,生产新型低碳胶凝材料,可替代传统水泥用于矿山充填,一年协同处置尾矿量近400万吨。”铜冠建安建材公司总经理巩瑞晨说。2019年,该公司抓住“无废城市”建设契机,在市有关部门单位协同支持下,实施矿山新型充填胶凝材料技改项目,产品销往合肥、池州、宣城等地。
围绕“工业、农业、生活、建筑、危险废物、再生资源”六大领域,铜陵市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注重机制创新,强化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2023年铜陵1700万吨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2.6%,高于国家“十四五”目标32.6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0.1%,居全省第三,城市绿化率升至44.41%。
2019年4月入选试点城市以来,通过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铜陵市积极探索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路径,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在共建共享中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2022年4月,铜陵市再次入选全国“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刘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