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鞍山经开区的汉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客车总装车间,工作人员正忙碌地对一批醇氢新能源客车展开检测工作。待这批客车顺利通过检测后,它们将被运往外地。就在不久前,首批“马鞍山造”醇氢新能源客车成功下线。这批采用甲醇重整制氢技术的客车,续航能力突破500公里,填补了国内低碳动力客车领域的技术空白,实现了马鞍山市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从“重卡领跑”到“客货并进”的战略升级,进一步扩充了汽车“皖军”的产品矩阵。
据了解,前不久刚刚正式投产的吉利星际客车马鞍山生产基地总装车间,占地6000平方米,产线配备了整车智能举升系统、电气电检系统等一系列智能化设备,具备柔性化生产能力,可生产纯电、醇氢、醇氢电动等多种动力类型及不同用途的新能源客车,年设计产能为3000台,未来可承接长三角及中部地区新能源客车订单,成为吉利辐射全国市场的重要支点。
作为全省唯一的新能源商用车“链主”企业,在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的全面赋能下,汉马科技确立“醇氢+电动”的技术路线,大力发展醇氢业务,加快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马鞍山市建成运营全省首座甲醇加注站,并正研究制定支持醇氢动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旨在加快提升我市醇氢动力产业竞争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马鞍山积极抢抓机遇、加快布局,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24年,马鞍山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突破448亿元,同比增长17.3%。
目前,马鞍山市现有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企业共338家,初步形成以汉马科技整车制造为龙头,以蜂巢新能源、泉峰汽车等零部件企业为核心,以顺博合金、帅翼驰集团等上游端原材料企业为特色优势的产业布局。
此外,马鞍山还形成了以马鞍山经开区为主的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制造基地,含山县、当涂县、雨山区、博望区、马鞍山经开区为主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雨山区、花山区主城区为主的后市场基地。
下一步,马鞍山将进一步顺应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趋势,加快构建醇氢动力产业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支持醇氢动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不断拓展醇氢动力汽车应用场景。
马鞍山市汽车办工作人员表示,将围绕整车引领、生态筑基等方向持续强化政策支持,深化与省内车企、高校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同步完善配套服务,努力打造长三角重要的新能源商用车创新策源地和智造基地,以“以车强链”赋能产业聚势跃升,助力马鞍山驶向绿色智造新未来。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徐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