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手术中,肿瘤“切不干净”可能导致未来的病情复发。超精微光学技术有望帮助医生在手术中“看清”肿瘤细胞,大幅降低复发机率,让普通手术升级为“细胞级精准手术”。4月20日,在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安徽树突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劲宇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以针式显微镜为基础的活体细胞光学扫描仪EndoSCell,已经与国内多家头部医院合作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人体临床数据。
安徽树突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微型精密显微光学公司。“我们的核心团队潜心研究十余年,建立了全球唯一的超精微光学系统技术体系。”王劲宇介绍,高端荧光显微物镜本身就属于极小像差系统,制造难度大。为保证成像质量,在设计制造过程中需进行多道复杂工艺及设计体系以保证公差精度,以前仅有国际光学巨头能够做好。“目前除树突精密外无国内企业能够解决。树突精密不但解决了高端荧光显微镜物镜镜头制造的一系列难题,并将该领域的制程从2cm范围缩小到2mm范围,最终在同类产品上,性能远超国际巨头蔡司及奥林巴斯等。”
超精微光学系统技术体系作为一种基础性核心技术,包括完整的设计理论、加工和装配校准工艺,以及完全自研的核心生产设备,可以广泛用于生物科研、医疗、半导体制造及检测、工业检测等多种领域。王劲宇介绍,公司的超精微光学技术作为最尖端的技术,最初是用于全球各大顶尖试验室的前沿研究。“我们的用户包括诺贝尔医学奖的颁发机构卡洛琳斯卡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全球顶级科学研究机构,研究方向包含脑科学、生物科学等高端领域。”
将超精微光学系统技术首先应用在医疗领域,企业开发了以针式显微镜为基础的活体细胞光学扫描仪EndoSCell。该设备的核心镜头直径仅3.5mm,但光学性能与大型医用显微镜一致。医生借助该设备可在人体上直接准确实时地识别肿瘤细胞而无需取样,从而大幅降低肿瘤切除手术后的肿瘤细胞残留及复发机率;大幅提升患者的总生存周期;大幅降低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伤害,尽可能保留患者的生理机能及劳动能力;大幅降低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2018年,我们与合肥结缘。当时高新区生物医药处的同志在网上看到信息以后给我们打电话,联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非常专业。2023年,我们拿到国家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第一时间收到了来自合肥的邀请。”有政策、有资金、有人才、服务给力……落户合肥以后,企业发展踏上了快车道。树突精密CEO沈来全告诉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目前,公司已与华山医院、华西医院、协和医院、复旦肿瘤医院、中山附一等国内头部医院就EndoSCell在脑外科、乳腺外科等科室的使用进行多中心临床试验,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人体临床数据。“同时,公司的产品技术作为目前全球唯一可实用化的该领域独创产品,同样受到了国外的头部医院的高度认可。”
树突精密联合创始人王劲宇介绍,除已经完成的现有产品外,公司计划在未来5年内,以超精微光学技术体系为基础,逐步开发更多的医疗、科研检测设备及工业光学检测设备。“我们还在研发自己的手术机器人,不仅能‘看得清’,还希望能助力医生在手术中把肿瘤‘切干净’。”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刘媛媛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