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冲之三号“主板”硬核升级 ​我国首款千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已为其服务
来源:江淮晨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5-06-17 15:05:04

  6月16日,记者从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悉,我国首款面向千比特规模设计的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ez-Q®Engine 2.0正式交付使用,集成度比之前提高了约10倍。

  此前,ez-Q®Engine 1.0已成功用于我国唯一实现超导量子计算优越性的“祖冲之二号”系列计算机。此次,新的ez-Q®Engine 2.0已在我国“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研究中发挥作用,正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攻关。

  “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可类比经典计算机的主板,主要负责对量子芯片上的量子比特进行操作,执行量子逻辑门操作和量子算法运算等工作。”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唐世彪介绍,相比上一代产品,新一代设备集成度提高了约10倍,核心元器件采用国产化设计,是国内同类产品中体积最小、性能最优的。

  “新一代测控系统也有望重塑市场格局。”唐世彪透露,过去,测控系统控制一个超导量子比特的成本很高,如果有上千或更多比特的量子计算机,仅测控系统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ez-Q®Engine 2.0单机箱最高支持128数据比特及256耦合比特,8台就能完成千比特操控任务,在保持核心技术指标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时,价格还不到国外产品的一半。

  据国盾量子的量子计算负责人王哲辉介绍,ez-Q®Engine 2.0已交付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电信量子集团等9家科研、产业单位。除了服务“祖冲之三号”,在我国单台比特数最多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 504”上,其稳定性和精度也得到了充分验证。

  王哲辉还透露,在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的指导下,目前团队正在研发适用于万比特规模且具备纠错功能的新型测控系统,面向量子计算优越性、量子纠错、实用量子计算等场景进行技术攻关,不断完善自主可控的量子计算产业生态。

  江淮晨报-合新闻记者 张梦怡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