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去世之后,我妈经常独自坐在公交车上哭。她说:也不知怎么了,眼泪止不住。就觉得委屈,不是为自己,是替姥姥委屈。
姥姥去世的前三年,住我家。那时候,家里蹲着两个老太太。一个奶奶,一个姥姥。她们都是多子女的家庭,在老伴接连去世之后,选择在最小的儿女家里生活。
家是平房,很小。一处小院,一个屋子,一张炕,最里面是做饭取暖的炉子。
华北平原上的平房,盖得密密麻麻,远看像是无数包火柴盒扔在了地上,胡同的一侧是各家各户的门,对面是狭小四方的后窗,像小时候写字用的田字格。有一次,三姑在我们家煮玉米。夏夜里,她光膀子就跑去后厨取玉米,看见后窗上赫然有一张脸,三姑一手拎一个玉米,“嗷”一嗓子,吓得偷窥者末路狂奔。
上世纪九十年代有段时间治安环境不佳,社会上流行着各种各样的事。有一阵,有人会把抄写的册子掖到门缝里,上面赫然写着,抄写二十份传递给其他家,可保平安……于是,家里大人小孩开始抄写,半夜偷偷出去传递。当时的人们,因为消息闭塞,总被某种神秘主义所裹挟。
我家平房虽小,但人数众多。就像那种电影里的意大利家族,日常都会围绕在老人身边。脚前绕,身边绕,叽叽喳喳的,像老母鸡身边的一群小鸡。有时候,我感觉奶奶像个汉子,姥姥像个小女人,她们是两口子,在一起搭伙过日子。
寒冬大雪。早上我去上学,看见火炉上茶壶正沸腾,旁边是几个花卷,烤得微微焦黄,发出“滋滋”的声音。一边,炕上摆上四方矮炕桌。奶奶从缸里捞出咸菜,那是用压菜石头压了整整一个秋天的芥菜,切成丝后脆软酸香。姥姥负责泡茶,一个四方的茶叶罐,罐中是湖北产的砖茶,渡千山过万水来到了我家。会放几个冰果在罐子中,增加香气。
她们两人盘腿坐在炕桌前,开始泡茶吃早饭。我背着书包,去上学。走出门后往里看了一眼,炕上热气弥漫,窗棂上映照着她们的笑声。当时我想:啥时候我能过上这种日子。
下午,她们会叫上邻居老太太,在家里打一毛、两毛钱的麻将。她们在老头都走掉之后,宛如姐妹,度过了一段悠闲惬意的时光。
事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我也说不清。据我妈的回忆,姥姥是接到了儿子的通知,让去看孙子。儿子的老婆为人跋扈,泼辣无比。给我舅舅下了死命令:叫你妈过来看孙子!
我姥姥背着一身行囊去了儿子家。在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我都不知道。直到有一天,姥姥身体不适去看医生,是肺癌晚期。很快,三个月左右,她就走了。
离开的时候,姥姥脑子已经糊涂,半昏迷状态。子女们商量后,决定每个人下班去陪床。偏偏在我爸妈陪床的那天,她走了。两人站在院子中央一脸茫然,我妈去隔壁找她的舅舅。我爸一个人在屋里不敢待,躲在院子中央抽烟。
老舅舅是过来人,一进门就说,愣着干嘛,赶紧穿衣服。几个人开始着急忙慌地穿戴,老舅舅摘取姥姥的耳环、戒指。摘到戒指时,死活摘不下来,抹了油也摘不下来。老舅舅跟我妈说:你妈一直小心眼,这是怕我拿走呢。你来摘。我妈一摘就摘下来了。
这些事,我没有亲见,都是我妈复述的。起初只当故事听,后来只剩唏嘘。
我妈说:打发你姥姥时,请了所有亲戚。没想到当天,大舅妈和二舅妈打起来了,为了争家产。可是你姥姥根本就没留下什么家产,她内心更觉悲伤,戒指也没留,给了我大姨。
前期忙忙乱乱,来不及伤心。在姥姥走后几年,她突然悲上心头。那时我们也搬了家,住的很远,她每天要坐一小时公交,就利用这一小时在公交车上偷偷哭。
时间又过了很多年。早年跋扈的大舅妈最后信了佛。有一次忏悔:我年轻时候太混蛋了,开过熟食铺子,摊过煎饼,一心为赚钱,我对不起我男人……哦,还有我的婆婆……
在我从小到大的日子,看见过很多这样的女性。像祥林嫂一样生活,悲苦交集,逆来顺受,度过自己的一生。存在过,也没存在过。从未为自己活,日后也很少人会想起她们。她们就像大地上的野草,簇拥映照着一两朵野花。
当时,我觉得事情就该这样,大地假如没有野草,那一两朵鲜花未免也太突兀了。直到某天我看见大黑河沿岸的薰衣草园,才发现如今鲜花也可以簇拥着生活。
姥姥临走前,一个人在炕上缝一件衣服,她说,女人么,就像这手上的顶针。家里再多的事,都被顶针默默化解了。
我也是这两年,老想起过去的人,过去的事。有时会游荡在她们居住过的地方,对于过去,我时常混沌,也并不总是怀念。
假如过去的事就这么过去了,未来也无非是现在的重复。
(酷玩)
【橙美文】姥姥
安徽商报
张雪子
2025-07-14 09:55:17
姥姥去世之后,我妈经常独自坐在公交车上哭。她说:也不知怎么了,眼泪止不住。就觉得委屈,不是为自己,是替姥姥委屈。
姥姥去世的前三年,住我家。那时候,家里蹲着两个老太太。一个奶奶,一个姥姥。她们都是多子女的家庭,在老伴接连去世之后,选择在最小的儿女家里生活。
家是平房,很小。一处小院,一个屋子,一张炕,最里面是做饭取暖的炉子。
华北平原上的平房,盖得密密麻麻,远看像是无数包火柴盒扔在了地上,胡同的一侧是各家各户的门,对面是狭小四方的后窗,像小时候写字用的田字格。有一次,三姑在我们家煮玉米。夏夜里,她光膀子就跑去后厨取玉米,看见后窗上赫然有一张脸,三姑一手拎一个玉米,“嗷”一嗓子,吓得偷窥者末路狂奔。
上世纪九十年代有段时间治安环境不佳,社会上流行着各种各样的事。有一阵,有人会把抄写的册子掖到门缝里,上面赫然写着,抄写二十份传递给其他家,可保平安……于是,家里大人小孩开始抄写,半夜偷偷出去传递。当时的人们,因为消息闭塞,总被某种神秘主义所裹挟。
我家平房虽小,但人数众多。就像那种电影里的意大利家族,日常都会围绕在老人身边。脚前绕,身边绕,叽叽喳喳的,像老母鸡身边的一群小鸡。有时候,我感觉奶奶像个汉子,姥姥像个小女人,她们是两口子,在一起搭伙过日子。
寒冬大雪。早上我去上学,看见火炉上茶壶正沸腾,旁边是几个花卷,烤得微微焦黄,发出“滋滋”的声音。一边,炕上摆上四方矮炕桌。奶奶从缸里捞出咸菜,那是用压菜石头压了整整一个秋天的芥菜,切成丝后脆软酸香。姥姥负责泡茶,一个四方的茶叶罐,罐中是湖北产的砖茶,渡千山过万水来到了我家。会放几个冰果在罐子中,增加香气。
她们两人盘腿坐在炕桌前,开始泡茶吃早饭。我背着书包,去上学。走出门后往里看了一眼,炕上热气弥漫,窗棂上映照着她们的笑声。当时我想:啥时候我能过上这种日子。
下午,她们会叫上邻居老太太,在家里打一毛、两毛钱的麻将。她们在老头都走掉之后,宛如姐妹,度过了一段悠闲惬意的时光。
事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我也说不清。据我妈的回忆,姥姥是接到了儿子的通知,让去看孙子。儿子的老婆为人跋扈,泼辣无比。给我舅舅下了死命令:叫你妈过来看孙子!
我姥姥背着一身行囊去了儿子家。在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我都不知道。直到有一天,姥姥身体不适去看医生,是肺癌晚期。很快,三个月左右,她就走了。
离开的时候,姥姥脑子已经糊涂,半昏迷状态。子女们商量后,决定每个人下班去陪床。偏偏在我爸妈陪床的那天,她走了。两人站在院子中央一脸茫然,我妈去隔壁找她的舅舅。我爸一个人在屋里不敢待,躲在院子中央抽烟。
老舅舅是过来人,一进门就说,愣着干嘛,赶紧穿衣服。几个人开始着急忙慌地穿戴,老舅舅摘取姥姥的耳环、戒指。摘到戒指时,死活摘不下来,抹了油也摘不下来。老舅舅跟我妈说:你妈一直小心眼,这是怕我拿走呢。你来摘。我妈一摘就摘下来了。
这些事,我没有亲见,都是我妈复述的。起初只当故事听,后来只剩唏嘘。
我妈说:打发你姥姥时,请了所有亲戚。没想到当天,大舅妈和二舅妈打起来了,为了争家产。可是你姥姥根本就没留下什么家产,她内心更觉悲伤,戒指也没留,给了我大姨。
前期忙忙乱乱,来不及伤心。在姥姥走后几年,她突然悲上心头。那时我们也搬了家,住的很远,她每天要坐一小时公交,就利用这一小时在公交车上偷偷哭。
时间又过了很多年。早年跋扈的大舅妈最后信了佛。有一次忏悔:我年轻时候太混蛋了,开过熟食铺子,摊过煎饼,一心为赚钱,我对不起我男人……哦,还有我的婆婆……
在我从小到大的日子,看见过很多这样的女性。像祥林嫂一样生活,悲苦交集,逆来顺受,度过自己的一生。存在过,也没存在过。从未为自己活,日后也很少人会想起她们。她们就像大地上的野草,簇拥映照着一两朵野花。
当时,我觉得事情就该这样,大地假如没有野草,那一两朵鲜花未免也太突兀了。直到某天我看见大黑河沿岸的薰衣草园,才发现如今鲜花也可以簇拥着生活。
姥姥临走前,一个人在炕上缝一件衣服,她说,女人么,就像这手上的顶针。家里再多的事,都被顶针默默化解了。
我也是这两年,老想起过去的人,过去的事。有时会游荡在她们居住过的地方,对于过去,我时常混沌,也并不总是怀念。
假如过去的事就这么过去了,未来也无非是现在的重复。
(酷玩)
姥姥去世之后,我妈经常独自坐在公交车上哭。她说:也不知怎么了,眼泪止不住。就觉得委屈,不是为自己,是替姥姥委屈。姥姥去世的前三年,住我家。那时候,家里蹲着两个老太太。一个奶奶,一个姥姥。她们都是多子女的家庭,在老伴接连去世之后,选择在最小的儿女家里生活。家是平房,很小。一处小院,一个屋子,一张炕,最里面是做饭取暖的炉子。华北平原上的平房,盖得密密麻麻,远看像是无数包火柴盒扔在了地上,胡同的一侧是各家各户的门,对面是狭小四方的后窗,像小时候写字用的田字格。有一次,三姑在我们家煮玉米。夏夜里,她光膀子就跑去后厨取玉米,看见后窗上赫然有一张脸,三姑一手拎一个玉米,“嗷”一嗓子,吓得偷窥者末路狂奔。上世纪九十年代有段时间治安环境不佳,社会上流行着各种各样的事。有一阵,有人会把抄写的册子掖到门缝里,上面赫然写着,抄写二十份传递给其他家,可保平安……于是,家里大人小孩开始抄写,半夜偷偷出去传递。当时的人们,因为消息闭塞,总被某种神秘主义所裹挟。我家平房虽小,但人数众多。就像那种电影里的意大利家族,日常都会围绕在老人身边。脚前绕,身边绕,叽叽喳喳的,像老母鸡身边的一群小鸡。有时候,我感觉奶奶像个汉子,姥姥像个小女人,她们是两口子,在一起搭伙过日子。寒冬大雪。早上我去上学,看见火炉上茶壶正沸腾,旁边是几个花卷,烤得微微焦黄,发出“滋滋”的声音。一边,炕上摆上四方矮炕桌。奶奶从缸里捞出咸菜,那是用压菜石头压了整整一个秋天的芥菜,切成丝后脆软酸香。姥姥负责泡茶,一个四方的茶叶罐,罐中是湖北产的砖茶,渡千山过万水来到了我家。会放几个冰果在罐子中,增加香气。她们两人盘腿坐在炕桌前,开始泡茶吃早饭。我背着书包,去上学。走出门后往里看了一眼,炕上热气弥漫,窗棂上映照着她们的笑声。当时我想:啥时候我能过上这种日子。下午,她们会叫上邻居老太太,在家里打一毛、两毛钱的麻将。她们在老头都走掉之后,宛如姐妹,度过了一段悠闲惬意的时光。事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我也说不清。据我妈的回忆,姥姥是接到了儿子的通知,让去看孙子。儿子的老婆为人跋扈,泼辣无比。给我舅舅下了死命令:叫你妈过来看孙子!我姥姥背着一身行囊去了儿子家。在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我都不知道。直到有一天,姥姥身体不适去看医生,是肺癌晚期。很快,三个月左右,她就走了。离开的时候,姥姥脑子已经糊涂,半昏迷状态。子女们商量后,决定每个人下班去陪床。偏偏在我爸妈陪床的那天,她走了。两人站在院子中央一脸茫然,我妈去隔壁找她的舅舅。我爸一个人在屋里不敢待,躲在院子中央抽烟。老舅舅是过来人,一进门就说,愣着干嘛,赶紧穿衣服。几个人开始着急忙慌地穿戴,老舅舅摘取姥姥的耳环、戒指。摘到戒指时,死活摘不下来,抹了油也摘不下来。老舅舅跟我妈说:你妈一直小心眼,这是怕我拿走呢。你来摘。我妈一摘就摘下来了。这些事,我没有亲见,都是我妈复述的。起初只当故事听,后来只剩唏嘘。我妈说:打发你姥姥时,请了所有亲戚。没想到当天,大舅妈和二舅妈打起来了,为了争家产。可是你姥姥根本就没留下什么家产,她内心更觉悲伤,戒指也没留,给了我大姨。前期忙忙乱乱,来不及伤心。在姥姥走后几年,她突然悲上心头。那时我们也搬了家,住的很远,她每天要坐一小时公交,就利用这一小时在公交车上偷偷哭。时间又过了很多年。早年跋扈的大舅妈最后信了佛。有一次忏悔:我年轻时候太混蛋了,开过熟食铺子,摊过煎饼,一心为赚钱,我对不起我男人……哦,还有我的婆婆……在我从小到大的日子,看见过很多这样的女性。像祥林嫂一样生活,悲苦交集,逆来顺受,度过自己的一生。存在过,也没存在过。从未为自己活,日后也很少人会想起她们。她们就像大地上的野草,簇拥映照着一两朵野花。当时,我觉得事情就该这样,大地假如没有野草,那一两朵鲜花未免也太突兀了。直到某天我看见大黑河沿岸的薰衣草园,才发现如今鲜花也可以簇拥着生活。姥姥临走前,一个人在炕上缝一件衣服,她说,女人么,就像这手上的顶针。家里再多的事,都被顶针默默化解了。我也是这两年,老想起过去的人,过去的事。有时会游荡在她们居住过的地方,对于过去,我时常混沌,也并不总是怀念。假如过去的事就这么过去了,未来也无非是现在的重复。(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