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产险安徽分公司首创水稻品质气象指数保险,为“皖米”品质保驾护航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2025-07-30 16:15:14

盛夏七月,江淮大地水稻进入生长关键期,一场关于水稻种植的保险创新正在安徽这个农业大省悄然兴起。

2025年7月16日,中国太保产险芜湖中支成功签发全国首单商业性水稻品质气象指数保险,标志着安徽在水稻种植保险领域迈出了创新性的重要一步,为“芜湖大米”乃至全省优质籼稻种植构建了“天气—品质—收入”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

突破传统,品质保险新纪元

传统农业保险主要覆盖产量损失风险,却鲜少关注水稻品质变化引发的价格波动对农户收入的潜在影响。为弥补这一保障空白,中国太保产险基于对长江中下游主产区多品种水稻的调研分析,通过量化分析历史品级数据、收购价格波动及气候因子对各生育期的影响,创新构建了多变量作用模型,成功开发了水稻品质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该产品实现了从单一“产量保障”向“品质风险覆盖”的转型升级,当水稻在孕穗期遭遇持续高温,或灌浆期出现连续降雨及寡照等异常气象条件,且达到预设品种敏感阈值时,系统将自动触发理赔机制,根据品质降级模型对农户的预期收益损失进行精准补偿,从而有效分散了因稻米等级下滑导致的市场价值风险。

双保险机制,助力农民稳收增收

对于种植高端稻种的农户而言,这款保险无异于为他们的收入加上了一道“双保险”。一方面,传统的产量保险继续为农户提供产量损失的保障;另一方面,新推出的品质气象指数保险则针对因品质降级引发的价格下跌市场风险进行托底。这种双重保障机制,不仅对农户投入的物化成本提供了兜底保障,更激发了他们种植优质稻种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迅速推广,多地开花结果

自首单在芜湖落地以来,该保险产品迅速在安徽多地推广开来。7月19日,淮北、宣城分别签发了各自辖区的首单商业性水稻品质气象指数保险。截至7月29日,阜阳、六安、淮南、蚌埠、合肥、滁州等地也紧随其后,为当地水稻种植户保 “价”护航,这充分展示了该保险产品的市场生命力和社会价值。

跨界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作为践行“五篇大文章”的重要金融创新,商业性水稻品质气象指数保险的推出,不仅推动农业保险从传统保障模式的创新升级,更通过“农业保险+”的跨界融合模式,拓展至涉农信贷支持、种业合作等领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更强劲的保险动能。

中国太保产险安徽分公司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以“扩面、提标、增品”为主线落实安徽省“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试点工作方案,切实履行护航我省“三农”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为我省实现乡村振兴保驾护航、践行金融企业担当!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