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新四军老战士高维田:“要让红色故事更好流传下去”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5-08-03 13:03:28

清晨6点,天长市广陵街道翠微巷的高维田老人便起身打理菜园。几平方米地里,茄子、黄瓜等蔬菜长势正好。老人边浇水边查看,笑着称黄瓜不久可摘。这位即将百岁的新四军老战士,谈起抗战往事时便神采奕奕。

投身革命:贫苦少年寻光明

1925年9月,高维田出生在天长市金集镇黄庄,彼时他家境贫寒,一无土地,二无产业。父亲和两个哥哥都给地主帮工,他从小跟人学徒,做过卖油条等活计,学徒期没工钱,一家人常常连温饱都难以维持。“为啥我们风里来雨里去,吃尽苦头却连嘴都糊不上,而少数人游手好闲却能穿好的吃好的?”高维田和伙伴林永昌、王国贞、程门才等人,常常议论这世道的不公,心中渐渐萌生了当兵改变命运的想法。

高维田亲眼目睹新四军不打人骂人,官兵同吃同住,还肯帮穷人、平等待人,打恶霸斗地主,为穷人谋福利。于是,他向伙伴们提议:“我们一起参加新四军吧!”大家也亲眼见证了新四军的好,便一同投奔了新四军天高支队金集区大队。他们在金集、铁牌店、陈集、秦栏、仁和集一带神出鬼没地打游击,放军事哨,袭扰日伪军,先后打死打伤数十名日伪军。1943年6月,高维田正式参加新四军,被编入东南支队2师独立旅,开启了系统性的游击战生涯。

烽火战斗:机智勇敢展风采

日寇先后对路东游击区发起三次大规模扫荡,新四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第一次扫荡损失最大,各个集镇被烧,房子被毁,群众逃散形成无人区,群众伤亡惨重。高维田参加了第二次、第三次反扫荡斗争。

第二次反扫荡战斗于1943年在冶山、彭家庄、陈桥、大金沟、八百桥等地展开,共发生数十次对日伪军的战斗。其间,高维田被调到东分区公安局执行看押战俘、除恶霸、斗地主、打击资敌不法商人的任务。他对待恶劣的顽固分子毫不留情,当场枪毙;对无血债、有悔改表现的则进行教育处罚。由于对敌斗争机智勇敢、表现出色,1944年他被部队首长抽调担任警卫员。

第三次反扫荡由罗炳辉师长指挥,主要在葛塘集、水口、六合一带展开,先后消灭日伪军400多人,为反扫荡取得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收复来安县城战斗最为典型和激烈。高维田回忆,当时斗争十分复杂,日伪顽三方相互勾结,日本鬼子负隅顽抗,经历多次惨烈较量,我军虽损失了一些力量,但最终取得了抗战的最终胜利。

作为新兵,高维田既是战士也是警卫员,每次战斗只能带三发子弹、两颗手榴弹,负责站岗放哨、打游击。看到鬼子出动,他便赶快送信到后方司令部,由上级定夺指挥。打仗有严格规定,一发子弹、两发子弹要打到一个敌人,参加完战斗,晚上还要开会总结经验。

离休坚守:红色精神永传承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得知这一消息时,高维田随同首长在定远县藕塘开会学习。当时学习还没结束,他和部队接到命令赶去收复被日军占领的六合,等他们到达时,六合已经解放,日本鬼子朝南京跑了。

抗战胜利后,高维田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历经多次重大战役。1958年,他所在部队成建制集体调到北大荒垦荒戍边。1963年,他转业回到家乡天长工作,先后担任过天长水电局局长、天长农办副主任等职。1984年,高维田光荣离休,但他离休不离党,永葆革命老战士的本色。

如今,高维田和老伴唐允珍一起生活,四女儿唐安南在家中照料。家中客厅和卧室,放着高维田参加工作时以及和家人的合照,卧室柜子里的旧军装上,挂着多个军功章。

闲暇之余,高维田浇花种菜。他家的庭院收拾得干净整洁,院子中间菜地生机盎然,种着葱、青菜、辣椒等,还搭着简易竹架,黄瓜开花、藤蔓攀上支架。

近年来,年事已高的高维田仍然经常到企业、学校讲述革命历史,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牢记红色革命史,坚定不移跟党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中国梦奋勇前进。他说:“像我这样从生死线上过来的老战士不多了,能多讲讲就多讲讲。我要再加把劲,让红色故事更好流传下去,让红色精神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许家权)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