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小洱海”、淮北“龙脊天路”……近年来,我省各地不断挖掘自身特色,打造出一个个独具魅力的乡村文旅网红IP,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体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合肥:一杯茶留住诗与远方
在巢湖之畔,有一处被称为“合肥小洱海”的地方——巢湖市中庙街道王咀村沿湖茶社集群。这里湖光山色交相辉映,风景秀丽迷人,大大小小的茶社依湖而建,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一边品尝着香茗,一边欣赏着巢湖的美景,感受着慢生活的惬意。
估计不会有人想到,这里在几年前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落。一切的改变或许就是巢湖边出现了一间茶社,拉开了王咀村沿湖茶社集群发展的序幕。“85后”的程叶萍是沿湖茶社早期的经营者之一,几年前,刚辞去工作的她和朋友来到王咀村游玩,机缘巧合下,租了湖边的一间闲置民房,打算开一间茶社。随后,她又用短视频的方式记录了这间破败不堪的农房逐渐变成有院有亭、风格独特的湖畔茶社的过程,且意外收获了近百万的浏览量,并掀起了到巢湖边打卡“合肥小洱海”的热潮。
“不是洱海去不起,是巢湖更有性价比!”“合肥版‘小洱海’,日落太美了!”“只花一杯茶的钱,就能享受半天松弛生活”……在互联网社交平台的传播下,游客们纷至沓来,与“合肥小洱海”相关的话题也登上热搜。 “每个节假日,这里都会有很多游客。其中有不少还是从外地来打卡的。”中庙街道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庙街道南临浩瀚巢湖、北依四顶朝霞,因居古庐州(合肥)和古巢州(巢湖)之中而得名,被誉为“皖中明珠 湖天胜境”,是环巢湖区域资源最独特、文化最富集、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这里淮军文化、渔家文化、焦姥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有巢氏文化等互相交融,和谐共生;还有姥山岛景区、云水湾‘小三亚’公园、半岛湿地公园、淮军昭忠祠、中庙寺等数十个景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近年来,巢湖通过清淤截污、湿地修复等工程,让水质不断变好,也间接提升了茶社外部的颜值,催生了“推窗见湖、落日熔金”的网红诗意场景。
自沿湖第一家茶社诞生后,中庙街道便引导村民以出租或自营形式,盘活闲置农房,实施农村闲置资产“微改造”“轻装修”,将民房改造为茶社。“在装修上保留老宅青砖灰瓦的原始结构,融入露天凉亭、艺术画廊等现代元素,将破败农房改造成兼具传统韵味与网红气质的茶空间。”据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形成湖岸线特色茶空间40多家。“单户改造成本仅20万元,月均销售额却可达8万元,当地农民变身股东、职工后,很快就实现投入即盈利。”
与此同时,中庙街道在道路硬化、环境美化、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如贯通经九路、设立游客停车场、树立沿湖路灯、增设网红打卡点等,进一步提升居住条件和整体风貌。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沿湖40余家茶社累计接待游客约45万人次,带动了周边民宿、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创造综合旅游收入超6700万元,实现村民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今年上半年,沿湖茶社接待游客29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00余万元。下一步,中庙街道将继续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依托湖岛共生的美丽风景,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利用,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大力开发康养度假、研学休闲、新兴消费、节庆赛事等丰富业态,促进“文旅+百业”融合发展。
淮北:一条天路带火一座城
估计不少人听说过“皖南川藏线”,而在我省北边也有一条被称为“皖北川藏线”的省级旅游风景道——淮北市的“龙脊天路”。这条长55公里的生态廊道不但是皖北、苏北、豫东、鲁南等地1小时自驾圈的重要目的地,也是一条集观光、体验、产业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吸引了不少游客来这里欣赏自然风景、感受历史文化、品尝特色农产品、体验趣味新奇的游玩项目。
据介绍,“龙脊天路”原先是一条森林防火通道,位于淮北市东南区域的龙脊山。“这里此前是荒山,道路不畅通。随着‘龙脊天路’贯通后,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打卡。”据淮北市文旅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龙脊天路”全线贯通后主线加支线将超过55公里,其中烈山区境内总长约42.1公里,改扩建环山步道约15公里。由于其蜿蜒盘旋的山路和绝美的景色酷似川藏线,也被游客们称为“皖北川藏线”。目前,“龙脊天路”已入选第二批“安徽省旅游风景道”“安徽省最美旅游风景道”“安徽省自驾游精品线路”。
为了发挥“龙脊天路”的价值,持续丰富乡村文娱旅游业态,打造乡村文旅消费多元场景,增强对游客吸引力和旅游黏性,淮北市把沿线景区、村庄、田园、山林、水域等资源融合起来,深度挖掘风景道沿线汉文化、石榴文化、酒文化、长寿文化等乡村特色文化,打造汉文化博物馆、石榴博物馆、程村古堡、南山长寿亭等文化场景,吸引游客感悟特色乡土文化。同时在风景道沿线布局跑跑卡丁车、亲子乐园、高空滑索、泡泡屋、滑雪场、帐篷露营地等项目,丰富乡村旅游场景,形成了一条蜿蜒盘旋的最美风景线。比较值得一提的是,“龙脊天路”沿线还有不少当地特产,如南庄石磨面粉、榴园石榴、蒋疃板栗、青谷小磨麻油、和村苹果、黄营灵枣等,“随着‘龙脊天路’的贯通,这些农产品的销路也越来越好。”该负责人说。
四季榴园是“龙脊天路”上的一个4A级旅游风景区,也是一处集自然观光、文化体验、地质研学、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包括国家软籽石榴基地、塔山万亩石榴园、明清古石榴园、塔山寺遗址、赵瓦房民居等景点。近年来,淮北市烈山区以四季榴园景区为依托,全链开发石榴产业,深入探索“跨村联营+托管运营”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以文促产,推动“吃住行游购娱”消费链条全方位发展,已实现石榴产值突破4.83亿元、村集体年均增收70万元、农村旅游年均增收5700余万元。
云端露营基地位于“龙脊天路”馒顶山山顶,是皖北海拔最高露营基地,占地29亩,设有帐篷露营区、住宿区、餐饮区、休闲区等区域。“这个项目就是紧跟消费需求新趋势,依托‘龙脊天路’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原生态自然环境打造的。”据该负责人介绍,当地通过招引社会资本,建设云端露营基地、沙滩帐篷营地、隐庐民宿等特色住宿空间,每年接待游客量超百万人次。“通过‘交通链+产业链+旅游链’三链协同,‘龙脊天路’不仅打通了山水林田的生态脉络,更畅通了乡村振兴的产业血脉,形成‘建一条廊道、兴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图片由淮北宣传、巢湖宣传提供)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姜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