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时许,锦绣中心辖区内紫云路、莲花路、玉狮路等主次干道的十字路口已出现志愿者们忙碌身影:老兵志愿者身着统一马甲,手持引导旗规范行人通行;社区工作人员向过往群中发放文明交通宣传册;非公企业志愿者则在非机动车停放区整理共享电动车……这是锦绣中心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劝导行动的日常场景,中心居委会、非公企业、老兵连志愿者等多主体协同参与,正以合力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走深落实。
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承担着组织协调的核心作用。锦绣中心各社区通过网格化排查,梳理辖区内有时间、有热情的居民资源,组建“常态化劝导小队”,并结合居民作息规律,将早高峰7-9时、晚高峰17-19时设为重点劝导时段,精准覆盖出行密集节点。同时,定期组织培训,邀请交警中队民警讲解交通法规要点、劝导沟通技巧,让工作人员和居民志愿者既能“敢劝导”,也能“会劝导”。
非公企业的主动参与为交通劝导行动注入了新动能。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广泛动员,员工们踊跃报名,组成了一支专业素养高、责任心强的志愿者队伍。他们积极投身到交通劝导工作中,也让员工在参与中强化了文明意识。老兵志愿者则以其严谨作风成为劝导队伍的“标杆力量”。由老兵组成的“红色劝导队”,始终保持着军人的纪律性,每天提前到岗、统一着装,在路口站姿挺拔、指引清晰。遇到行人闯红灯等情况,他们从不生硬说教,而是以“守岗就像守阵地”的切身感受耐心劝说,这种真诚的态度往往更易让人接受。老兵志愿者方歌说:“穿上这身志愿服,就像又回到了岗位,能为大家的安全出份力,心里踏实。”
如今,在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下,锦绣中心辖区交通陋习明显减少,佩戴头盔、行人守灯已渐成常态。文明交通劝导从来不是某一方的“独角戏”,正是中心的细致组织、企业的积极联动、老兵的示范引领,让更多人从“被劝导者”变成“文明践行者”,共同绘就了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文明风景线。(王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