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省人大代表,我服务的对象是基层群众。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是我每天的工作。”省人大代表、明光市女山湖镇赤塘村党总支委员孙娇娇动情地说,当选省人大代表后,替群众说话、给政府建言成为她新的任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年省两会即将召开,孙娇娇带来了两份关于乡村振兴的建议,一份是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另一份是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孙娇娇(中)协助医务人员为老人接种新冠疫苗
农民代表倾情为村民“代言”
“人大代表就是要把老百姓最为关心、关注和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反映上去。这是我的义务,也是我应尽的责任。”孙娇娇说。2018年至今,她共提转交议案1件、附议议案28件,领衔建议27件、附议建议62件。
为了使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得到更好的办理,孙娇娇说,她在事前详实调研,多方了解情况,慎重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办理中,各级单位给出答复的时候她都会仔细阅读思考。
“遇到自己不懂或者涉及到当地政府部门需要沟通的问题,我都会一一前去询问征求意见。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有许多议案建议见到了效果。”孙娇娇说,她在2018年提出的关于蚌埠-凤阳-明光-滁州城际铁路建设工作的相关建议,已被列入《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远期实施项目。2021年她提出的关于重点支持打通G104明光南北段道路“瓶颈”的建议,已取得省级专款财政资金的支持,据明光市交通局反馈,很快就将开工。
“我是一名基层村干部,同时,牢牢记住自己是一位农民代表。只有在工作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才能与人大代表的职务相称。”她说。2022年4月份以来,根据省市人大“聚民意,惠民生”工作安排,孙娇娇每月都会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了保证建议的质量,她总是坚持仔细调研。其中根据赤塘村实际情况以及群众反映提出的“把高标准农田改造未完成的项目纳入其他项目继续实施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
建议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今年省两会即将召开,孙娇娇又准备了多份建议。其中之一,是关于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凸显,主要表现为生源分布城乡不均衡、资源分布矛盾突出、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孙娇娇说。
她在调研中发现,中小学生转学的情况特别严重,每年存在将近30%的比率由乡村转到城市,存在“乡镇学校没人读,城里学校扎成堆”的情况。同时,她还发现,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存在个别科目缺少老师情况;学生各科上课时间不均匀,调课严重,甚至出现学生半天只上一门学科的问题等等。
由此,孙娇娇建议,优化教育教学资源,从源头上进行改革;给乡镇教师一定的优待政策,引导年轻教师留在乡镇;注重对乡镇教学质量的提高,合理安排各科上课时间,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优化乡镇学校教师及学生的上课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她还建议,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根据当地居民实际情况,建议有关部门选择合适简单易学的热门工种,同时与省内外相关用人企业形成对接,按照不同工种用工需求,以订单的形式,进行定向培训。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职业技能型人才,探索一条转移就业的新思路。”她认为。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